理学 >>> 天文学 >>> 恒星与银河系 >>> 恒星物理学 恒星天文学 恒星形成与演化 星际物质物理学 银河系结构与运动 恒星与银河系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国际动态 恒星与银河系相关记录544条 . 查询时间(3.427 秒)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6日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发现了迄今已知距离地球最近的黑洞,距地球仅1000光年,质量至少为太阳的4倍。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玛丽安·海达及其同事偶然发现了这颗黑洞,它是名为HR 6819的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还包含另外两颗恒星。
尽管现在的火星是一片沙土的星球,看似没有任何生机,但从火星表面图像我们知道,火星上也曾湖泊纵横,有大量流动的水。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5日报道,荷兰科学家发现了一条已在火星上流淌了十多万个地球年的河流首个证据。乌得勒支大学的弗朗切斯科·塞勒及其同事在火星海拉斯(Hellas)盆地西北缘发现了一块高高的岩石峭壁,其似乎是由一条古老河流的水流缓慢形成。研究人员指出,随着河流不断流动,沉积物会逐层堆积。...
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20日发表的两篇论文指出,“星际访客”鲍里索夫“真实身份”并非如人们所想,超出了科学家对与一般彗星的预期,其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最初可能是在寄主行星系中远离恒星的寒冷区域形成的。鲍里索夫彗星最早发现于2019年8月,是我们行星系统迄今报道的第二位“星际访客”。此前初步观测显示,鲍里索夫彗星的构成与太阳系中存在的大部分彗星非常类似。
如果一颗恒星在超大质量黑洞的边缘“疯狂试探”,它的走位是什么样?经典的牛顿引力理论认为是椭圆形,而爱因斯坦在百年前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则预测是复杂的玫瑰花形。2020年4月16日,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宣布经过27年的努力,人类终于通过甚大望远镜(VLT)描绘出了这样一颗绕着我们的银河系中心黑洞运动的恒星。它的轨迹显示,爱因斯坦又一次对了。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4日报道,来自澳大利亚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波西(Pawsey)超级计算中心和DUG公司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使用默奇森宽场阵列(MWA)射电望远镜5年来收集的数百小时观测数据,寻找来自早期宇宙的信号。科廷大学是ICRAR参与单位之一,该校副教授凯瑟琳·特洛特说:“我们要寻找的是130多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首批恒星和星系,它们发出的信号已在浩瀚宇宙中传播了数十...
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23日报道,英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指出,银河系宽约190万光年(1光年等于94600亿千米),这一数字有助他们更好地估算银河系的质量,以及有多少个星系与银河系“共舞”。
日本鹿儿岛大学、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组成的研究小组利用ALMA望远镜对老龄恒星W43A进行观测,成功绘制了从该恒星喷射出来射流及其周围物质的分布情况。根据对数据详细分析发现,射流喷出始于60年前。该研究成果揭示了“行星状星云”形成的机制。质量与太阳相近的恒星,在一生的最后阶段会膨胀成为红巨星,成为“行星状星云”天体。“行星状星云”有球形、细长等各种形状。由于基础星是球状,出现各种形状星云的机制引起...
美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团队日前发表一组论文,展示了“洞察”号登陆火星一年多来的新发现。探测成果显示,火星是一个充满“火星震”、尘暴和神奇电磁脉冲的星球。这组论文共6篇,分别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和《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根据论文,“洞察”号的初步发现显示,火星上有来自遥远而神秘来源的“火星震”,局部表面有强烈的磁力信号,以及特殊的大气运动。
An international team of astronomers used two of the most powerful radio telescopes in the world to create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images of planet-forming disks around very young stars in the Orion C...
一个小恒星引起了天文学家的注意,近日发布的研究显示,它发射的X射线“超级耀斑”的强度是太阳产生耀斑的10倍,尽管其质量仅为太阳的8%。据报道,研究成员指出,这颗被称为J0331-27的恒星属于一种罕见的L型矮星,由于其质量很小且表面温度较低,因此这些恒星通常被认为没有足够的能量,释放如此强度的耀斑。这项研究的研究员施特尔策(Beate Stelzer)称,“由于我们没有预料到L型矮星会在它们的磁场...
由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领衔的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巨型星系,它诞生于大约120亿年前,当时宇宙只有18亿年的历史。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该星系被命名为XMM-2599。“在宇宙20亿岁前,XMM-2599的质量就已经超过3000亿个太阳质量,使它成为一个巨大的超级星系。”文章第一作者、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物理与天文系研究人员本杰明·福雷斯特表示,“更引人注目的是,我们...
火星或许更加“晚熟”。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12日报道,落在地球上的火星陨石提供的证据表明,火星形成所需的时间可能比我们以前认为的要长1500万年。当小行星或彗星撞击火星时,会将火星表面的岩石冲击出去,其中一些岩石可能进入太空,然后以陨石形式降落于地球。此前研究表明,火星陨石的组分,尤其是钨等“亲铁”元素的数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亲铁”元素往往会沉入正在形成年轻行星的铁核内。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陨石中发现了地球上已知最“高龄”固体物质——约50亿至70亿年前形成的星尘。这些星尘比太阳还要古老,有望向我们揭示银河系中恒星形成的奥秘。恒星由宇宙中的尘埃与气体聚集而成,恒星死亡后会释放出星尘,而星尘又会形成新的恒星、行星、卫星和陨石。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天文学家对银河系中心进行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详尽研究,揭示了银河系恒星诞生的历史。根据这项新研究的作者,他们的结果与被广泛接受的观点不同,后者认为恒星在中心区域以持续的速度形成。天文学家估计,银河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据估计,如今在银河系中每年仅创造一到两个太阳质量的恒星。天文学家此前曾认为,这种令人费解的恒星体群体是以连续的速度产生的。但是,发表在《自然天文...
火星地震揭示地质奥秘(图)     火星  地震  地质  揭示奥秘       < 2019/12/18
地震来得又快又猛。目前,在靠近火星赤道的着陆点,美国宇航局(NASA)的“洞察号”任务每天能探测到两次地震,而且地震频率还在上升。“地震真的很多。”加州帕萨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地球物理学家、“洞察号”项目首席研究员Bruce Banerdt说。近日,他在加州旧金山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发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