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生物数学 生物物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生理学 发育生物学 遗传学 放射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生物进化论 生态学 神经生物学 植物学 昆虫学 动物学 微生物学 水生生物学 病毒学 人类学 生物工程 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学 微生物相关记录1236条 . 查询时间(0.787 秒)
2023年7月27-29日,由湖南省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主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承办的“检验医师临床服务能力提升培训班暨临床微生物检验培训班”在长沙召开。会议邀请省内外临床专家及感染性疾病实验室诊断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全省各级医院临床微生物检验专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等共计200余人参加。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肠道微生物与其宿主形成了共生功能体,肠道微生物对于维持宿主的能量代谢、免疫功能和社会行为等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动物宿主的生存和繁殖适合度。由宿主与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全基因组决定了动物物种的适应与进化。但是,关于宿主遗传因素(系统发育)与环境变量对肠道微生物结构的相对贡献尚不明确,特别是亲缘关系较近物种肠道微生物的关系;此外,不同物种能量代谢特征与系统发育关系未见报道。
2023年7月2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Tapping the rhizosphere metabolites for the prebiotic control of soil-borne bacterial wilt disease。该研究通过解析番茄发病和健康植株的根际代谢组,挖掘潜在的益生元,并结合多组学手段明确了益生元驱动根际微...
微生物研究所唐双焱团队在Metabolic Engineering期刊发表文章,题为Designing glucose utilization "highway" for recombinant biosynthesis,构建了由cAMP受体蛋白(即CRP)突变体调控的大肠杆菌底盘细胞,具有作为天然产物高效生物合成底盘宿主菌的潜力。
近日,山东大学海洋学院教授杜宗军团队解析了不同海洋大藻的核心微生物类群,发现了其强大的多糖降解潜力和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潜力,并对藻际微生物区系和周围环境微生物区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成果发表在《微生物组》。山东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2023年7月18日,东秀珠研究团队在产甲烷古菌的遗传生理及转录调控(环境适应)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Nucleic Acids Res期刊。古菌是与细菌和真核生物相并列的第三种生命形式,是生物圈边界的界定者,因此提供了发现新生命现象、机制及技术创新的独特路径;但目前对古菌必需生命过程——转录过程及机制还所知较少,限制了对古菌的开发利用。该团队在前期有关古菌转录终止的研究基...
2023年7月14日,辽宁省微生物学会、联合朝阳市科协、朝阳市科技馆开展以“走近科学”为主题的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2010年微生物院被定为辽宁省科普基地。34名小学员一大早就集合在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本次活动以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让小学员们近距离感受微生物的奥秘。
热融湖塘是多年冻土融化后形成的典型地貌,也是重要的碳排放源。作为热融湖塘中最为活跃的碳库,可溶性有机质(DOM)降解过程在调节热融湖塘碳排放中起着关键作用。以往研究显示,DOM降解通常由光降解和微生物降解两个过程共同驱动。然而,目前热融湖塘DOM的光-微生物降解的耦合机制尚不清楚。
石质文物是以天然岩石作为建造材料或以自然岩体作为赋存基础,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产类型。在长期自然营力作用、生物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石质文物普遍存在多种类型病害,严重威胁着其长久保存。石质文物的生物风化/生物退化是多种微生物类群共同作用的结果,全面认知微生物群落生理生态生化特征对其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微生物单细胞全基因组测序是微生物学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的强大工具,但其核心技术瓶颈是如何实现精确到一个细菌细胞的高活性且高覆盖度的基因组DNA扩增。针对这一微生物业界共性技术瓶颈以及试剂行业的“卡脖子”问题,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张佳副研究员等通过蛋白质理性设计和过程工程,发明了HotJa Phi29 DNA聚合酶,进而开发了名为iSGA(Improved Single-cell Genome Amp...
沙门氏菌通常会引起食物中毒,但2019年,71岁的加拿大人爱瑞特·巴尔布尔自愿喝下一瓶含有10亿个活性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液体,作为对抗胰腺癌的最后手段。当时,胰腺癌已经扩散到她体内其他器官,她只能活几个月。她喝下的沙门氏菌经过了基因改造,可攻击癌细胞,且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毒性比普通沙门氏菌小。巴尔布尔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接受化疗的同时尝试沙门氏菌疗法的人,结果显示,她的肿瘤缩小到了原来的10%。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振斌团队撰写的关于气候变化下的湖泊微生物碳利用机制的研究论文(Temperature-mediated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 in China’s Lakes),发表在《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 Change Biology)上。
2023年7月12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吴振斌研究员团队关于气候变化下的湖泊微生物碳利用机制的研究论文“Temperature-mediated microbial carbon utilization in China’s Lakes”在生态学经典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上发表(https://doi.org/10.1111/gcb.16840)。
2023年6月30日,微生物所叶健研究团队在Plant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在线发表题为 Near infrared light and PIF4 promote plant antiviral defense by enhancing RNA interference的论文。研究显示,使用近红外光NIR(810 nm)处理植物(光疗法),通过促进光信号途径关键转录因子PIF4的积累...
2023年7月10日,张瑞福教授受邀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撰写综述“Signal communication during microbial modulation of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系统梳理了根际微生物调控植物根系发育的信号分子,以及这些信号分子的调控途径,包括依赖于植物激素途径和不依赖于激素途径的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