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知识库 抗病虫害育种 筛选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0.15 秒)
为揭示油菜黑胫病菌的致病分子机理,基于已建立的Leptosphaeria biglobosa突变体库,随机挑选16个突变体,对其致病力进行检测,筛选到12个致病力下降的突变体。并对其中6个致病力显著减弱突变体的菌落生长特性、生长速率、产孢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T1、T3、T4、T7突变体与野生型nm-1菌落形态相比没有明显差异,T9、T11与野生型nm-1相比,菌丝形态致密,没有产孢;T1、T3、...
为了全面评价不同向日葵品种(系)对列当的抗寄生性和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对‘TP3313’等50个食葵品种(系)、‘内蒙杂4号’等6个油葵品种(系)进行了田间自然寄生试验, 结果表明:食葵‘TP3313’为对列当免疫的品种, 且病虫害发生较轻, 产量相对较高(261.11 kg/667m2), 因而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TP3314’为高抗列当品种, 但是受向日葵菌核病危害较重, 产量为2...
以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幼虫为供试昆虫,对从果园土壤中筛选出的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的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共获得4株高毒力菌株,其LT50值在1.85~2.56 d之间,LD50值在6.11×102~1.55×104 spores之间。利用明胶-琼脂平板分析法对筛选出的高毒力绿僵菌菌株产胞外蛋白酶的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各菌株间产酶...
以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YB-06为受体菌株, 采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实现了农杆菌AGL1(pATMT1)介导的球孢白僵菌的遗传转化,并研究了转化介质和pH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28℃、2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AS)、农杆菌浓度OD600=0.8、孢子浓度为1×106个/ml、pH5.1~5.8时可实现T-DNA的插入转化。当转化体系pH5....
为解决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转化试验中草铵膦筛选所得转基因后代假阳性高的问题,采用浸种法、根吸法、叶片涂抹法、叶片喷洒法4种筛选方法和多种筛选浓度对大豆再生植株及其后代抗性进行筛选。结果采用1∶200 草铵膦浓度的叶片喷洒法效果最佳。叶片喷洒法筛选6802株转化植株,获得了9株抗性植株,其后代的分子检测表明均为阳性植株。因此,采用叶片喷洒法对大豆抗草铵膦植株进行筛选的方法简便可行。
探讨人工气候箱和田间网室2种接蚜鉴定方法对大豆蚜虫的鉴定效果,并用田间网室鉴定方法对109份黑龙江省栽培大豆进行蚜虫抗性分析。结果表明:田间网室和人工气候箱均能准确鉴定大豆品种的抗性;所有鉴定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但是没有免疫和高抗品种,抗性材料37份,占总检测材料的33.9%。
本文针对西芹黄萎病病原菌开展室内防治药剂筛选和药剂毒力测定。按照药剂最大推荐剂量从14种供试药剂中初筛出8种有效药剂,以进口多菌灵、菌哥、新世生、瓜果类太宝、太医最佳,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达100%。8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依次为进口多菌灵(0.0063 mg/ml)<太医(0.0073 mg/ml)<活根菌灭(0.0077 mg/ml)<枯萎灵(0.0079 mg/ml)<瓜果类太保(0...
确定一种快速、准确、高效的抗稻瘟病抗生素筛选方法。[ 方法] 采用平板拮抗法、离体叶段法、试管育苗法和盆栽法4 种 筛选方法, 对205 株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物抗稻瘟病菌活性进行筛选并比较四者的相关性。[ 结果] 利用平板拮抗法筛选出32 株放线菌发 酵粗提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抑菌圈直径在2 cm 以上; 利用离体叶段法、试管育苗法和盆栽法分别筛选出26 、22 、24 株放线菌粗提物,抗...
测定了40份水稻种质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碾米及外观品质。结果表明,40份品种高抗至中抗稻瘟病,抗病频率为40.0%~100.0%,其中20份达80%以上。40份品种对优势小种群ZB群平均抗病频率为80.0%,对重要小种群ZA群的平均抗病频率为70.2%,对ZC群的平均抗病频率为80.5%。从中筛选出24份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较优的抗稻瘟病种质材料,其出糙率76.1%~80.9%,精米率68.7%~7...
棉花枯、黄萎病的抗性筛选          < 2008/1/8
棉花枯、黄萎病均是世界性棉花病害, 在我国各大棉区也均有发生. 我国每年因棉花枯、黄萎病造成的皮棉损失约占棉花总产量的10%~20%, 严重时可达60%以上[1]. 虽然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有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等多种方法, 但这些方法不但成本高, 而且防治效果差.……
转 Bt基因棉。筛选过程中 ,棉铃虫 7日龄幼虫的体重和成虫羽化率变化明显 ,被选为确定筛选剂量的标准。棉铃虫对 Bt产生抗性后 ,与含有相同基因的其它 Bt产品存在正交互抗性 ,与含有不同基因型的 Bt有较低的交互抗性或负交互抗性。用田间新鲜棉叶测定也得到相同的结果。抗性种群的 7日龄幼虫对溴氰菊酯、氰戊菊酯、辛硫磷、硫丹的敏感性明显提高 ,但不同种群的 3龄幼虫的反应差异较大。已经对转 Bt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