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油气田井发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油气田井发工程 注水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0.212 秒)
大庆喇萨杏油田为典型的陆相非均质砂岩油田,其储层非均质性强,由于不同渗透率储层孔喉结构特征、黏土矿物构成等存在差异,水驱前后表现出各不相同的变化特征,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后,“三大矛盾”更加凸显。综合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核磁共振、检查井分析、驱油实验和生产动态等资料,系统研究了不同渗透率储层水驱前后渗透率的变化规律,量化了不同渗透率储层水驱前后渗透率变化幅度,从储层黏土矿物、粒度中值、孔隙分布...
按储层沉积旋回和沉积韵律特征,将三间房组油藏进一步细分为24个小层。
为降低油井中的含水量,提高油井产油量,通过岩m测试厦动静态资料分析,研究了头台油田 储层中天然裂缝的特征。结果表明:头台油田储层中构造裂缝较发育,且构造轴部的裂缝比两翼发 育,裂缝平均践密度为0.057条/m}裂缝主要发育在粉砂岩中,规模不大,以垂直缝为主,充填较严重;裂缝方位以近EW 方向为主;在注水开发中,水沿EW向裂缝推进,使EW向的油井严重遭受水淹,SN方向油井供液不足,导致整个油田地...
该项目在对油田注水开发动态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系统理论和随机统计理论对油田开采系统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型描述,建立了一套研究具有严重非线性马尔科夫时变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功能型描述,进一步研究了油田开采系统的参数识别、整体动态预测、最优措施控制及综合规划决策,并建立了系列模型体系。基于这些模型研制的“油田开发管理决策系统”应用软件,在中文Windows环境下,采用结构化、模块化的Vasual Bas...
为开发普通稠油注水开发区块微生物采油技术,实现延长油田的开发寿命,减缓递减,实现稳产、增油,进行微生物采油可行性研究。 通过采用室内所保藏的10余种菌种对井楼油田普通稠油楼八区区块的普通稠油、乳化、降粘、产气性能进行考察及其生长代谢特征的分析考察。综合评价发现了几株性能较优的菌种,其中菌KB具有很强的代谢产气(CO2)能力,能代谢产酸,最佳生长温度为40-45℃,pH范围为5-9,可以用于外源微...
1.项目来源于大港油田的外协项目。 2.由于板G5区块滨四油组为复杂层状油气藏,因此长期注水不见效;同时由于地层能量低,井筒出现假液面,造成工艺上的诸多问题。 3.板G5区块滨四油组为构造岩性控制的复杂层状油气藏,其中2,4小层为凝析气藏,而第3小层为挥发性油藏。通过PVT实验拟合,运用8个拟组分能够准确描述板G5凝析气藏的流体特征。
注水是油田开发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增产措施,它补充了地层能量,达到驱油的目的,保证了原油的高产和稳产。但同时,它在采油生产中的能耗是石油开发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耗能大户。例如胜利油田采油开发的总电量中用于注水的电量占全部的 50%以上。主要是从注水系统的三大部分电机、注水泵、注水管网入手,寻求合理高效的节能措施。
该项目取得如下成果:1、 通过对国内外油田注水开发实践研究表明,在注水时机的选择中,压力是影响油田最佳注水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否出现溶解气驱是关键。2、 通过一维水驱实验模型针对Palouge油田Yabus和Samaa两个层段的油藏特点,进行了13组不同条件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水驱油开采在注入压力高于泡点压力时随着开始注入压力的降低,最终采收率小幅上升;在泡点压力以下一定范围内开始注水,最终采...
《高246块莲花油藏二次注水开发技术研究》项目是由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共同承担完成的。研究过程中,双方通力合作,综合考虑了油田近几年开发所获得的动静态资料,利用先进的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高246块进行了开发过程历史拟合研究,通过历史拟合结果深入分析了各小层剩余油分布和油水运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研究,并优选出了适合高246块高效开发的调整方案,研究成果对油田的开发调整具...
水平井注水技术新发展     水平井  注水技术       < 2008/3/27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技术,作者提出两种水平井注采模式:“水平段(Toe-to-Heel)注水开发新技术”(TTHW)、水平井注-水平井采(两种驱油结构),并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证明了这两种注采模式的优势。
轮南油田因为井深、油藏温度高、注入水矿化度高、地层渗透性差等特点,使老油田成熟的分层注水工艺技术难以直接应用。本文通过对轮南油田分注现场试验的评价总结,认为对于超深、高温的轮南油田,通过优化管柱结构,采用改进的液力投捞(或钢丝投捞)技术,是超深井分层注水开采较可行的方法,将对今后的超深井分层注水开发提供了可行的实践指导。
设计了耐高温、高压的模型夹持器,并将该模型夹持器作为外接管线与模型的接口。在普通微观实验模型的基础上,研制了高温、高压微观实验系统,分析了降压过程中气泡动态变化现象、油气分布情况与油气运动规律、不同压力下水驱含气原油的流动现象以及自由气体对油水流动的影响。建立了高温高压宏观实验系统,研究了降压开采过程中油、气产量情况以及不同油藏压力下水驱油的开发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泡点压力附近,气泡数量少且体积...
据统计,注水开发油田的注水电耗占原油生产总用电的33%~56%,注水节能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双泵串联的泵控泵技术,利用前置小功率增压泵来调节系统压力和流量,使高压大功率注水泵高效工作.对大型注水泵站的串接泵叠加特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介绍了系统节能和自动控制原理.以注水泵站的输出压力和流量为目标函数,实现了高压注水泵站的稳定、高效节能和优化运行.
注水开发之后地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因为井内各油砂体内注水受效程度千差万别.以叠加原理为基础而形成的求解方法不能把已观察到的情况纳入原始模型之中.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即:先把系统在注采井距之半处分割,并设置为外边界封闭条件;再把脱气油砂体、见水油砂体内的多相流动依据渗流力学原理化解为“扩充单相”流动.最后,把已观察到的新情况及分割、扩充后的结果一并纳入定解条件中去,经直接求解得到了压力恢复...
通过对大庆头台地区扶余油层描述研究入手,特别指出了除显裂缝之外的微裂缝系统,它对提高储层岩石的渗流能力,提高特低渗透油藏的开发效果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描述特低渗透储层的岩块及显裂缝系统及其特征,指出显裂缝系统大致由四组裂缝组成,长度大于2cm,渗流能力很强,约为岩块系统的1100倍;岩块系统包括基质和微缝部分,微缝一般长度小于2cm,规模小,包括岩块之内。微缝和岩块基质的储渗条件差别很大,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