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 中国语言 外国语言 文学 艺术学 新闻学与传播学
搜索结果: 1-6 共查到知识库 文学 诏相关记录6条 . 查询时间(0.081 秒)
《全唐文》是研究唐代文学、文化的重要文献,但由于其编纂乃杂出众人之手,并且历经了漫长的辗转 传抄过程,因而其收录的唐代诏敕文本存在很多的讹误,尤其是文本没有系年或系年错误。本文所举的编年考辨 之例,包括对无系年的初唐诏敕文的订时,以及对有系年但年号、年份、月份存在争议的初唐诏敕文的考辨。
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临行前别妻女时作《南陵别儿童入京》。从詹鍈《李白诗文系年》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李白诗选》、郁贤皓《李白选集》皆认为南陵即今安徽南陵县。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学者主张李白由山东应诏入京,并进而坐实南陵为山东曲阜的一个村庄。笔者对此诗的背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认为南陵即今安徽南陵县:   南陵在梁武帝时已置县,《旧唐书·地理志三》江南西道宣州南陵县:“南陵,汉春谷县地。梁置南陵县。...
南诏遗韵          < 2007/12/18
(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大小凉山》)   唐初,在云南哀牢山北部和洱海周围的彝族地区出现了六个奴隶制部落集团,史称“六诏”。公元783年地处其它五诏之南的“蒙舍诏”(属武部)之首领皮逻阁统一“六诏”,建立起以彝族为主体,包括白族、纳西族在内的多民族奴隶制国家──“南诏”,并由唐王朝册封为“云南王”。南诏的崛起对以洱海为中心的彝族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唐代,西南彝区的东、...
南诏大理国白文写本佛经,该文献发现于1956年,共20卷,总字数近5万字。其中数卷夹杂着白文,有的在汉文经句右侧有白文旁注,卷尾有白文注疏。最具代表性的《仁王护国般若波罗密多经•嘱果品第八》中,政汉字1800多字,白文旁注700多字,白文疏记4300多字。该批文献是年代较早的白文文献,弥迹珍贵。
《奏朝草诏》     侯玉山  《奏朝草诏》       < 2012/9/26
主要角色 方孝孺:外 朱棣:末 陈瑛:丑 齐泰:老生 黄子澄:老生 情节 燕王朱棣篡位后,尽戮贤臣,残害忠良。为草写诏书,宣令方孝孺上殿。方孝孺秉忠义之节,拒不草诏。燕王大怒,命武士将其敲牙割舌。方孝孺痛斥昏王无道,直至遭鱼鳞细剐而死。
裕仁“罪己诏”辨      裕仁   诏书草稿       < 2010/7/7
日本《文艺春秋》2003年7月号刊登了一篇《昭和天皇向国民谢罪诏书草稿》(以下简称《诏书草稿》),并称此举为“发现了有冲击性的历史性文件”。这篇《诏书草稿》全文如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