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作物学 园艺学 土壤学 植物保护学 农药学 林学 畜牧学 兽医学 水产学
搜索结果: 1-9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学 露相关记录9条 . 查询时间(0.129 秒)
2022年5月5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李春生、李文静、李来好等发明的“一种利用发酵盐厌氧菌改善鱼露发酵品质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2110955495.3。该专利发明的发酵品质方法与传统自然发酵鱼露相比,发酵周期明显缩短,氨基酸态氮含量明显提升,挥发性盐基氮、组胺和总生物胺的含量显著降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记者2021年12月21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近日在云南发现2个白块菌新物种:松露块菌、曲靖块菌。二者都具有一定食用和经济价值。块菌隶属盘菌目块菌科,是一类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其中以意大利白块菌和法国的黑孢块菌最为名贵,被誉为“厨房里的钻石”“地下黄金”等。因其生长在地下,依靠猪、鼠、兔等哺乳动物传播,常被中国西南各地百姓叫做“猪拱菌”,商业上多称为“松露”。
2021年3月30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处沈露莹副处长和王华老师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李荧副处长、信息所张莉侠副所长的陪同下,来到生物技术研究所调研,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所长施标接待。沈露莹副处长一行听取了施标所长对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团队及科研发展的介绍,参观了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实验室和转基因科普展示厅,并听取了吴潇研究员对生物所科普团队开展工...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土肥所李小林博士团队针对中国黑松露(印度块菌)在成熟与非成熟状态下的蛋白组及代谢组的特征差异研究成果“Different maturities drive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changes in Chinese black truffle”近日在SCI期刊《Food Chemistry》(IF=6.306)杂志上在线发表。该成果第一单位为院土肥所,...
近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王悦齐等对传统发酵鱼露代谢全谱及风味调控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pplication of UHPLC-Q/TOF-MS-based metabolomics in the evaluation of metabolites and taste quality of Chinese fish sauce (Yu-lu) during ferment...
近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中心李小林博士团队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IF=4.259)上在线发表了有关松露(块菌)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成果:“LC-MS-BasedMetabolomicApproach Revealed the SignificantlyDifferent Metabolic Profiles of FiveCommercial Tr...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二批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遴选结果,我校张露教授获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称号。张露老师是我校林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林学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从教35年来,爱岗敬业,坚守本科教学第一线,承担森林培育学等课程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实践实习。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培贵等人主编的《中国的块菌(松露)》正式出版发行。自古以来,块菌(Truffle)披着神秘的面纱,带着诱人的魅力,像神话传说中的灵丹妙药,令人兴奋异常,备受全球富豪及皇宫贵族们的追捧和生物学家们的关注,也被美食家和大厨们所推崇,津津乐道。在我国及全球华人交流中,块菌在商业贸易中常被称为“松露”。我国食药用真菌文化历史悠久,历代本草都不乏菌类的记载;但记载与块...
自从国产亚洲黑块菌(T.indicum et al.)进入国际市场以来,块菌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主要野生食用菌之一,也是广大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自然资源。虽然中国幅员辽阔,块菌物种多样,资源丰富,但块菌研究起步晚,对资源了解、管理和保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与此同时,块菌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却在不断恶化。由于利益的驱动,知识的匮乏,加上林下产品权益不明,无管制、无计划、地毯掠夺式的采收使得块菌产区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