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考古学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历史学 前相关记录489条 . 查询时间(0.287 秒)
近年来,浙江省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聚焦发展所向、文保所急、企业所需,积极探索“先考古、后储备”改革路径,将考古工作前置到土地收储入库前,从而有效破解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的突出矛盾,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破除制约建设项目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确保净地出让,降低建设单位投资风险和前期运作成本,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日前,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实施《浙江省土地储备考古前置管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济南市考古研究院积极开展考古前置调查、勘探、发掘工作。
从江苏省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了解到,在马鞍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只陶猪,形象惹人喜爱,距今有6000多年。专家猜测其可能是一种儿童玩具,而这只陶猪也从侧面印证当时猪可能已实现驯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3年6月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历经10余年,中国考古学家与中医药学家联手从2000多年前的汉代竹简中破译了“扁鹊医书”。2023年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在成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研究整理而成的《天回医简》正式出版。
近日从洛阳市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洛阳苏羊遗址考古工作取得新进展,发现约6000年前仰韶早期防御性环壕,环壕系人工挖掘,形制较规整,反映了当时较高的社会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是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的具体体现。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对外公布2022年12个重要考古项目,其中夏县辕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引人关注。专家称,该遗址距今5000多年,是山西运城环盐湖地区目前发现面积最大的核心聚落。遗址南依盐湖,其海量的盐业资源与遗址的形成、发展密不可分,对探索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资源控制与利用具有重要价值。
日前,第二次青藏科考队“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分队在西藏日喀则南木林县共塘遗址检测到了3000年前的奶类残留物,这是青藏高原早期奶制品消费的证据。
上世纪50年代,距今约3万年的“资阳人”头骨的发现引起关注,如今四川省资阳市再次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记者2023年1月14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资阳濛溪河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4万多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灵宝北阳平遗址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发现仰韶中期房址7座,其中最大房址复原面积近250平方米。系列发现为研究史前建筑的形制、技术等提供了宝贵资料,对研究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记者从福建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获悉,在莆田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中,发现了山边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把莆田地区有人类生存活动的历史至少提早到距今2万年。
记者近日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河南南阳黄山遗址考古发现仰韶中晚期粮仓群,目前共清理出16座粮仓基址。大量粮仓基址的发现展现了6000多年前原始贸易的辉煌,为探讨仰韶时期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提供了关键材料。
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获悉,近日,考古人员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经专家初步确认,该遗址为距今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新石器时代遗迹。这是该地区第二次发现此类型新石器时代遗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2年10月13日对外发布考古新发现,当地考古人员在山西省忻州市偏关县天峰坪镇天翅湾村发现距今4000多年前的史前遗址,实证了黄河东岸4000年前聚落形态和文化面貌。
2022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布会,通报2022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考古工作重要进展情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