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生物医学工程 3D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0.197 秒)
记者2024年1月30日从昆明理工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旭辉教授团队,近期开发了一种由上转换纳米粒子辅助的3D生物打印方法,无需侵入性手术,即可在体内成型辅助骨折治疗的支架。相关研究以“用于无创体内成型的上转换3D生物打印技术”为题,发表于国际材料期刊《先进材料》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院研究员赖毓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研究团队采用低温沉积3D打印技术研发了一种可降解高分子复合黑磷的多功能仿生多孔支架,研究了黑磷支架在植入骨组织中引起的免疫响应功能,该支架能够通过调控免疫系统影响免疫微环境从而有效促进骨缺损修复,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2021年12月14日上午,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第150期青年学术沙龙暨研究生科研能力提升系列活动在线上如期举行。来自之江实验室的游尚挺博士通过腾讯会议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3D打印人体组织和器官”学术报告。游尚挺博士现任之江实验室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纳加工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组织工程和生物工程。他在Additive Manu...
2020年12月12日,国际生物材料领域著名期刊Biomaterials在线报道了我校生命学院张胜民教授团队最新成果。该研究利用仿生矿化微图案再生材料模拟骨膜微环境,实现了体内颅骨缺损加速血管化骨再生。
关节软骨组织中没有血管、淋巴、神经组织,一旦发生损伤或退化病变后难以自修复。软骨组织的损伤经常伴随软骨下骨的病变,仿生骨和软骨组成和结构的分层多孔支架被认为是修复骨软骨组织的方法之一。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丁建东教授与实验室PI、上海华山医院陈世益教授合作,利用3D打印技术,一步法连续构建双层多孔水凝胶支架,在没有负载外源性细胞或生长因子的情况下,成功地诱导骨软骨组织修复再生,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作为第一及通讯作者于2020年11月在《Engineering》杂志(IF:6.495) “3D Printing Hip Prostheses Offer Accurate Reconstruction, Stable Fixation, and Functional Recovery for Revision THA with Complex Ace...
以细胞为原料的生物3D打印     细胞  原料  生物3D打印       < 2020/11/12
随着3D打印的精度不断提高,成品的尺寸越来越小,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给了人们新的灵感。生物3D打印技术,特别是细胞、组织以及器官等活体的打印在医学、生物与工程各界引起广泛关注。生物3D打印是基于“增材制造”的原理,以特制生物“打印机”为手段,以加工活性材料包括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材料等为主要内容,以重建人体组织和器官为目标的再生医学工程技术。它代表了目前3D打印技术的最高水平之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阮长顺研究员团队、潘浩波研究员团队与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刘文广教授团队合作,在同轴3D打印构建高强度小口径微管领域获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Coaxial Scale-up Printing of Diameter-tunable Biohybrid Hydrogel Microtubes with High Strength, Perf...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TERM)的世界专家获得了工程技术学会(IET)颁发的着名国际奖。该奖金将用于创建可靠的突破性3D工程功能性癌症疾病模型,该模型可以帮助预测癌症药物的功效,避免不必要的动物试验和一些临床试验。
近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专项的支持下,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方驰华教授团队(项目名称:计算机辅助肝切除手术手术导航系统)完成了国际首例三维可视化、ICG(吲哚菁绿)分子荧光联合增强现实技术(AR)导航下的3D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数字智能化肝脏外科的相关研究成果以“Digital and intelligent liver surgery in the new era: Prosp...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汪焰恩教授团队的3D打印活性仿生骨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研制的3D打印活性仿生骨可以做到与自然骨的成份、结构、力学性能达到高度一致。动物活体试验显示,该技术制造的仿生骨可在生物体内“发育”,甚至使自体细胞在人造骨中生长,最终将人造骨与自然骨很好地生长在一起,较好融入动物体内环境。这项技术的主要参数指标目前已经处于先进水平!目前,该团队已掌握3D打印仿生骨、软骨和皮肤的技术。
近日,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重点国家实验室游正伟教授团队在3D打印和再生医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面向组织再生的3D打印仿生血管网络》(3D printing of biomimetic vasculature for tissue regeneration)为题,发表于材料学领域著名期刊《Materials Horizons》。东华大学博士生雷东是该论文第一作者,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上海交...
2018年12月29日,在西京医院麻醉科和骨科手术室配合下,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孟国林、赵广跃专家团队、联合烧伤外科谢松涛专家团队,完成世界首例3D打印腓骨远端(外踝)假体治疗创伤性外踝缺如手术。63岁的患者王晨(化名)来自河南省,工作时意外严重创伤,造成左胫骨开放骨折、左腓骨远端(外踝)以及左小腿远端外侧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左腓骨远端(外踝)骨性组织丢失已无法修复,正常行走功能严重受限。以往类...
日前,我校生命科学学院3D打印实验室在临床各学科的合作下,成功地将3D打印模板应用到医工交叉研究,为放射性粒子精准植入治疗恶性肿瘤提供新的技术手段。3D打印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在临床医学各个科室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校生命科学学院3D打印实验室与一附院干部呼吸与症学科合作开展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非共面导板设计和打印新技术。在临床各学科的合作下,成功地将3D打印模板应用到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过程中,并将...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高欣、夏威、晋青鹏等人联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倪才方、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王艳玲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1772)的资助,在世界上首次提出了一种公开的2D/3D可形变配准方法评价标准(下载链接https://doi.org/10.5281/zenodo.997887),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套2D/3D可形变配准图像数据集,并给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