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反应工程 催化剂工程 固定床反应工程 多相流反应工程 生化反应工程 聚合化学反映工程 电化学反应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反应工程 CO相关记录15条 . 查询时间(0.378 秒)
2024年3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1500组群)张涛院士、王晓东研究员、黄传德副研究员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常春然教授等合作,在单原子催化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表界面结构是决定纳米催化材料性能的关键因素,不仅影响表界面处电荷的传递、反应物的吸附与活化,而且还决定反应中间体的吸附强度和构型,进而显著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因此,深入研究和优化表界面结构,对于提升纳米催化材料的催化性能至关重要。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李军教授课题组在电催化CO还原合成乙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A hydrophobic Cu/Cu2O sheet catalyst for selective electroreduction of CO to ethanol”为题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501. DOI:10.1038/...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洪阳和博士研究生贾志民等与北京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等研究团队合作,通过调控Pt含量和制备方法在亚纳米尺度下实现对Pt物种的调控,设计出一种锚定在弯曲石墨烯载体(ND@G)上的全暴露Pt团簇(Ptn)催化剂,表现出显着增强的低温CO氧化活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CS Catalysis。
最近,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洪阳研究员和博士研究生贾志民等人与北京大学马丁教授、香港科技大学王宁教授、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姜政研究员以及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温晓东研究员等团队合作,通过调控Pt含量和制备方法在亚纳米尺度下实现对Pt物种的调控,设计出一种锚定在弯曲石墨烯载体(ND@G)上的全暴露Pt团簇(Ptn)催化剂,并表现出显着增强的低温CO氧化活性。近日,该项研究成果在线发...
近日,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宣布开发了一种催化剂和一种操作工艺,可以在零间隙MEA电解槽中高效使用烟气中的CO2转化为CO
2021年7月2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黄伟新教授、张文华副教授和厦门大学王野教授合作研究了具有明确Cu结构的ZnO/Cu催化剂催化水气变换和CO加氢制甲醇反应,观察到Cu结构和反应气氛依赖的催化剂原位重构现象,确定了CuCu(100)-羟基化ZnO界面和CuCu(611)Zn合金分别是Cu-ZnO催化剂催化WGS反应和CO加氢制甲醇反应的活性位。研...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健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宋礼、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刘浩及教授汪国秀团队合作,制备出N掺杂空心多孔碳负载Co单原子纳米反应器(CoSA-HC)。该反应器作为锂-硒电池正极,表现出较高的放电容量、较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其库仑效率接近100%,为金属-硫族电池(MCB)电极的设计提供新思路。
近日,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崔小强教授、郑伟涛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析氢催化剂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于11月19日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为《Single-atom cobalt array bound to distorted 1T MoS2 with ensemble effect for hydrogen evolution catalysis》的研究成果,引起国内外关注。该论文第一作者为...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中国科学院先导A、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等的资助下,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郭国聪课题组研究员徐忠宁和庄巍课题组副研究员陈浙宁密切合作,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揭示了产物选择性调控的催化功能基元:原子级分散的单Pd活性中心有利于通过Eley-Rideal机理生成碳酸二甲酯,而双Pd活性中心则有利于通过Langmuir-Hinshe...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Co掺杂MoS2双功能全分解水电催化剂催化活性调控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先进材料》(Adv. Mater., 2018)和《化学通讯》(Chem. Commun., 54, 3859-3862 (2018))上。可再生电能驱动电催化分解水已被认为是从丰富的水资源生产清洁氢燃料、支撑能源安全和减排最有前途的方...
近期,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Co掺杂MoS2双功能全分解水电催化剂催化活性调控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Adv. Mater., 2018, https://doi.org/10.1002/adma.201801450)和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em. Commun., 54, 3...
CO催化氧化反应涉及烟草降害、汽车尾气净化、防毒面具、CO气体探测器以及燃料电池等诸多领域,因此对CO氧化反应催化剂的开发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贵金属催化剂虽然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市场应用受限。相比之下,非贵金属催化剂凭借低廉的价格和较好的催化活性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这类催化剂对真实应用环境中存在的水汽十分敏感,金属活性位容易被水分子覆盖迅速失活。因此,如何在水汽存在的真实环境中保持高...
汽车尾气净化一直是倍受实验和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如果可以将有毒性的CO氧化为CO2再排放到空气中去,那将明显降低尾气对环境的污染,达到节能和环保的目的。科学研究发现金-氧化物复合材料具有这样的独特催化性能,并且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促进这一反应的进行。同时,实验发现水对这个系统非常重要,有水条件下这类材料的性能要比无水情况下的性能好得多。但是,在整个氧化过程中,氧分子的来源以及水在CO在金-氧化物界...
2006年3月22日上午,厦门市科技局在厦门大学组织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胡永康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对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杨意泉教授主持的XH系组合式耐硫CO变换催化剂的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