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放射医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放射医学相关记录78条 . 查询时间(1.168 秒)
2013年9月27日,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磁共振成像》杂志成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在此之前,《磁共振成像》杂志已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收录。 《磁共振成像》杂志编辑部将努力提高办刊水平,以更优质的服务竭诚为广大放射学界同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丁义涛院长领衔的专家团队为吴某实施了亚洲首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肝移植术,术后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迅速恢复正常,经过一段时间康复,吴某即将出院。
近日,由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放射科任静讲师与宦怡教授主编的《前列腺磁共振诊断学》一书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中国研制出世界首台小型数字PET     中国  世界  数字PET       < 2013/4/16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部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带领的科研创新团队,攻克全数字PET数字化世界难题,这意味着可更早更灵敏地发现肿瘤,诊断癌症,为人类造福。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等组成的专家组鉴定认为,该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近期,北大第三医院放射治疗科王俊杰主任、核医学科张燕燕主任、张卫芳副主任和放射科柳晨等多名主治医师参与协作,为患者成功实施了经皮穿刺PET-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术后第3天患者平安出院。
从2010年开始,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以同行评议的方式,每年推出上一年度的《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行榜》和《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前两年我院放射科均在本专科声誉排行榜名列第三,而在11月24日揭晓的《2011年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华西医院放射科以平均声誉7.47分荣获第一名,复旦大学华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分获第二、三名。回顾2011年度,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职工...
2012年10月26至28日,第二医院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肿瘤学术大会暨首届山东省肿瘤介入护理学术大会在济南召开。第十届山东省人大常委、第十届山东省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抗癌协会名誉理事长邢来田教授;山东大学护理学院院长娄凤兰教授,第二医院院长赵升田教授等出席会议。
美国医学科学院在华盛顿宣布新增70名院士和10名外籍院士,其中,戴建平入选新一批外籍院士。成为继巴德年(1999年)、陈竺(2007年)、刘德培(2008年)、韩启德 (2011年)之后入选美国医学科学院来自中国的又一外籍院士。
为适应我国影像专业水平发展的趋势,规范和指引临床医疗工作中对比剂的安全使用,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成立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并于2012年10月18日在成都举行的第十九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上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在会议上正式宣布对比剂安全使用工作组成立,会议由副主任委员梁长虹教授主持并转达了冯晓源主任委员对本工作组成立和宗旨所指示,候任主任委员徐克教授到会并致辞。
2012年5月16日,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放射科郑捷博士授聘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客座副教授仪式在放射科会议室举行。万学红副院长及放射科相关人员参加了仪式。授聘仪式由放射科副主任伍兵副教授主持。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放射科原主任、我国著名放射学家曹来宾教授因病抢救无效,于2012年1月22日凌晨1:30分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去世,享年86岁。曹来宾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12年1月31日上午9:00时在青岛市殡仪馆告别大厅举行,希曹来宾教授的亲属和生前好友届时参加。
甘肃省人民医院放疗科于2011年9月7日,为一位宫颈癌根治术后的患者成功实行了图像引导调强放射治疗,这在我院尚属首次,标志着我院放疗科经过前期积极的准备阶段已正式开始开展工作。
2011年5月31日至6月2日,应美国宇航局NASA空间辐射研究中心、欧洲宇航局ESA的提议,我校放射医学研究所、附属肿瘤医院联合主办国际辐射研究与医学物理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Radiation Research and Medical Physics)。肿瘤医院放疗科蒋国梁教授和放射医学研究所邵春林研究员担任会议主席。复旦大学冯晓源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
由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著名放射医学专家吴锦海、顾乃谷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核”来不怕》一书已面世,2011年3月27日正式向广大读者见面。
观察可调节输液器在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4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用可调节输液器输液,和对照组用普通输液器输液,比较两组患者恒定量药液的每日输液用时。结果:实验组患者每日输液用时基本恒定,用时差异±3-10 min;对照组患者每日输液用时差异甚大,用时差异在±15-60min。结论:可调节输液器输液精确,增加了输液安全,操作简单省时,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