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调查与监测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海洋调查与监测相关记录233条 . 查询时间(2.164 秒)
2018年5月3日,中国大洋科考功勋船“大洋一号”船顺利停靠青岛市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科考基地码头。至此,由中国大洋协会组织的2018年“大洋一号”船综合海试航次顺利结束。本航次任务共计45天,其中A航段23天,B航段19天。总航程6208海里,收获了丰硕的海试与调查成果。
从大海深处归来的“向阳红10”科考船2018年5月1日传来好消息: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在西南印度洋新发现一处多金属硫化物矿化区。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18年5月1日晚通报:“海洋六号”科考船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探索一号”科考船于2018年4月28日—30日展开联合科学考察活动,其间两船分别搭载的4500米级深海作业型潜水器“海马”号遥控潜水器和“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对南海珠江口盆地西部海域“海马冷泉”区进行联合科学考察。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专家团队首次在南海构建了国际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潜标观测网,取得诸多在国际上具有重要显示度的科技创新成果,为持续推进“透明海洋”工程提供了强大助力。南海潜标观测网是我国正在实施的“透明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功构建奠定了我国在“两洋一海”动力环境观测方面的重要国际地位。针对之前研究之不足,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突破了沿缆往复稳定可靠运动控制、水下沿缆剖面测量等...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我校崔维成教授参与完成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蛟龙”号研制成功之后,崔维成教授到我校在国内率先成立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沉下心来啃硬骨头,向地球深渊海沟之最进发”,致力于全海深(11000米)载人深渊器的研制工作,开...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我校邓中亮教授主持完成的“远海域卫星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该项目成果在远海作业、海上勘探、港口建设、航道疏浚、海上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7年11月18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国家实验室”)智能超算与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正式启动。 据海洋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介绍,上述联合实验室以海洋战略性前沿技术体系构建和自主可控性重大软硬件系统研发为关键任务,以建设国际一流海洋智能超算与大数据中心为核心目标,是支撑透明海洋、深海极地、蓝色生命和智慧海洋等大科学计划的重要平台。该联合实验室将承载一系列科研...
2017年6月15日,“十二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开发”主题项目在广州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技术开发”主题项目是“十二五”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的一项主要任务,其目标是围绕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对技术支撑的需求,从水合物赋存的异常信息识别、水合物赋存区域与层段的精细刻画、水合物样品保压转移、测井异常响应特征及解释等方面开展技术研究,突破面向目标评...
2017年6月19日上午,“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深海实时传输潜标系统成果推介暨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青岛召开。中科院重大科技任务局、条件保障与财务局,研发单位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应用单位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以及中科院海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监理组专家等共计4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发布了西太平洋深海潜标数据系统。2016年底,海洋所西太平洋综合考察...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利用57余万张实测照片和海底地形地貌等资料,于近日制作完成了一套海底VR展示研究系统,用于精细海洋调查研究。李超伦表示,这套VR系统为科学家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海底场景,有助于科学家在这一区域反复研究,并且能为将来这一区域的科考设计提供重要资料参考,提高调查精度和科考效率。 以后采集到新的影像和调查资料,再添加到VR系统中,展示和管理研究区海底虚拟现实场景,对比研究海区,可了...
记者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近日,我国多名考察队员从南极难言岛顺利返回“雪龙”号,标志着中国第33次南极考察队在罗斯海区域圆满完成南极考察新站优化选址任务。据悉,为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选址是本次考察队的重要工作之一。自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至今,考察队已对罗斯海地区进行了多次综合考察规划。本次罗斯海新站选址队队长陆志华介绍,连日来,罗斯海新站选址队员按计划完成了5个预选区域——难言岛、伯德角、马布尔角、布...
中国新一代海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完成2016年热带西太平洋综合考察航次后,2107年1月2日返回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母港。中国科学家在本航次成功对两套深海潜标进行实时传输改造,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王凡介绍,海洋实时观测数据长期依靠卫星遥感和浮标。用于观测水下和深海数据的潜标只能每年回收一次,从中获取数据,无法像卫星遥感和浮标那样获得实时数据...
2016年12月2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一万一千米载人潜水器水面支持保障系统研制”项目启动会在上海召开。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海洋处处长孙清、项目主管揭晓蒙,上海市科委、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相关领导,总体专家组责任专家,“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项目群”总体集成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代表,以及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共计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