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火山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火山学相关记录68条 . 查询时间(5.062 秒)
记者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自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火山多次猛烈喷发以来,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光所研制的搭载于高光谱观测卫星上的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发挥单日覆盖全球的优势,第一时间获取了灾区二氧化硫分布卫星观测资料。据悉,EMI也是国内目前在轨运行的最高空间分辨率大气痕量气体遥感卫星载荷。
据外媒报道,受海底火山喷发影响,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海底电缆已确认被切断,全国电话和网络线路中断,岛上约10.5万居民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新西兰南十字电缆网网络主管迪安·韦韦尔卡表示,修复这条电缆“可能需要两周时间”。
连日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洪阿哈阿帕伊岛火山发生多次喷发,火山灰混着气体在太平洋上空升腾,火山喷发还触发了局地海啸。
距今约2.5亿年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最大规模的生命灭绝事件,造成海洋中超过90%以及陆地上超过70%的生物消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课题组以高精度镍(Ni)同位素分析为主要手段对加拿大北极地区的晚二叠-早三叠地层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西伯利亚大火成岩省喷发产生的含镍气溶胶是二叠纪末生命大灭绝的重要因素这一新观点。相关研究成果2021年4月2日以“Nickel isotopes link...
最早在18世纪,玻安岩被发现于西太平洋地质学IBM带(伊佐-玻宁-马里亚纳岛弧带)中的玻宁岛,是指具有尖晶石/橄榄石/辉石斑晶和高镁、高硅、低钛地球化学特征的安山岩。传统观点认为,玻安岩是“洋内早期俯冲作用”的产物,是建立板块构造学的理论基石,并广泛用于约束古大洋俯冲消减历史,对探讨地球动力学机制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青藏高原腹地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曾陆续发现了几例玻安岩,它们被认为是班公湖-怒江特...
造山带深部形成的榴辉岩等高密度物质拆沉作用后的均衡效应是高原隆升的重要机制,例如南美的安第斯高原和西亚的安纳托利亚高原的隆升均认为主要是由岩石圈的拆沉导致。青藏高原是新生代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作用的产物,近年来研究已发现青藏高原的地壳变形和抬升主要发生在远离碰撞带的高原中部地区(羌塘地区),并形成一个古近纪初始高原(protoplateau)。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这个初始高原的形成机制究竟是岩石圈拆沉...
同一地区连续形成的中酸性岩浆岩地球化学成分的变化预示着地壳深部温压条件的转表,可以有效地反应岩石圈深部过程。近来年不同手段的研究,如花岗岩的快速冷却、岩浆活动停止和沉积盆地分析等结果均揭示拉萨地块中北部地区岩浆-构造动力学背景发生了重大转变,但其受控的动力学背景仍存在较大争议。迄今为止,尚未有研究从剖析岩浆岩成分变化的角度来探讨这一科学问题。
大火成岩省是巨量体积的岩浆在短时间内侵位和喷发的板内岩浆事件的产物。依据大火成岩省中长英质岩石的比例不同,可将其分为镁铁质大火成岩省和硅质大火成岩省,它们分别代表了大火成岩省的两个端员,但并没有发现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类型。镁铁质大火成岩省以镁铁质岩石为主,可含有少量长英质岩石(一般<10%),一般被认为与地幔柱的活动有联系,而硅质大火成岩省以长英质岩石为主,可以有少量镁铁质岩石。对硅质大火成岩省大...
位于汇聚板块边界的火山地热温泉是地下温室气体向地表排放的重要途径,但在估算地质来源CO2排放通量时,往往会忽略热泉环境中的生物固碳。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热泉中存在大量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CO2的自养型微生物,并且其代谢能力会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然而,嗜热微生物在热泉碳循环中的作用尚不清楚,其固碳能力与环境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也尚未建立。
2020年8月28日国际期刊《国际第四纪》(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葛勇与高星关于现代人起源方面的研究工作(Understanding the overestimated impact of the Toba volcanic super-eruption on global environments and ancient h...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震与地球内部物理实验室张海江教授研究组和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合作,利用大地电磁成像,首次获得了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下方20公里深的三维高分辨率电阻率结构,并精细刻画了尾山火山的地壳岩浆系统分布形态及估算了岩浆囊的部分熔融程度。该研究成果以“Magma recharging beneath the Weishan volcano of the...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海江研究组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合作,利用大地电磁成像,首次获得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下方20公里深的三维高分辨率电阻率结构,并精细刻画了尾山火山的地壳岩浆系统分布形态,估算了岩浆囊的部分熔融程度,推断尾山火山正处在“充电”的活跃状态。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地质学》。张海江研究组与合作者利用布设在五大连池火山区尾山火山锥周围密集分布的大地电磁台站,通过大地电...
近日,《自然·通讯》报道了一项关于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沈延安研究团队发现,在奥陶纪末生物灭绝事件的过程中硫同位素产生了非质量分馏,提出“平流层火山喷发”是奥陶纪末生命灭绝事件的驱动机制。长久以来,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的原因一直是个谜,科学家曾提出冰川事件、火山爆发以及伽马射线暴等多种解释,但具体的驱动机制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认识。
在过去几千年人类的历史中,强烈的火山喷发事件不仅改变了火山附近的生态环境,还极大影响了全球的气候特征,从而间接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火山喷发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系统外部强迫因子,对火山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气候系统的认识。2020年的1月12日,位于菲律宾的塔阿尔(Taal)火山发生喷发,5000公吨的火山灰到达了15千米,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为了对此次事件作出更好地评估与预测...
在过去几千年人类的历史中,强烈的火山喷发事件不仅改变了火山附近的生态环境,还极大影响了全球的气候特征,从而间接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火山喷发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系统外部强迫因子,对火山的研究能够有利于加深我们对气候系统的认识。在2020年的1月12日,位于菲律宾的塔阿尔(Taal)火山发生喷发,5000公吨的火山灰到达了15千米,其环境与气候效应引起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为了对此次事件作出更好地评估与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