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空间物理学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466条 . 查询时间(4.242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阳与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及塔尔萨大学合作,分析采自北冰洋Gakkel洋中脊的576件玄武岩样品,发现北冰洋为全球软流圈地幔中最为富水的区域,且产出具有明显俯冲带特征的洋中脊玄武岩。为此,研究提出俯冲板片释放的富水组分可以随地幔对流扩散到全球大洋的下方,对传统认识提出了挑战。
2021年8月4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副总设计师李春来、三期部副部长王琼及主管柳骊一行四人来访,调研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研究进展情况。所长吴福元院士,潘永信院士、李献华院士及部分月球科研样品研究骨干参加了此次调研会议。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了2021年度朱李月华奖学金评选结果。精密测量院雷友义、张华青和糜晓龙三名博士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金。
风云四号B星于2021年6月3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研制的空间环境探测分系统2021年7月20日14时成功加电开机工作。
显生宙以来,俯冲带弧岩浆作用以及碰撞带造山活动被认为是大陆地壳的主要生长机制,两种背景下的陆壳生长通常都伴随着斑岩型矿床的发育。碰撞背景下的成矿斑岩大多具有较高的K2O含量以及明显的埃达克岩亲和性等地球化学特征,被认为主要由早期俯冲阶段岩浆作用所改造的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这种前期下地壳遭受的改造过程可能关系着岩浆源区金属的预富集,是碰撞带斑岩型矿床形成的先决条件。
板片撕裂经常伴随着显著的地质特征,例如基性岩脉、链式的碱性火山杂岩、地震波速异常、热异常、线性分布的大型-超大型斑岩矿床(例如南美)。这些撕裂若发生在俯冲大洋板片,其引发的一系列构造-岩浆-成矿事件往往较为显著,容易鉴别。相比而言,俯冲大陆板片的撕裂,尽管可以被上地幔速度结构成像所识别,但由于其上覆岩石圈较厚,且遭受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叠加,其引发的地质特征往往被掩盖。
米兰科维奇理论指出地球在太阳系中公转和自转轨道参数的变化影响了地表太阳辐射,进而调控了万年-十万年轨道尺度上的地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随着科学钻探计划(DSDP, ODP, IODP, ICDP)的实施,全球高分辨率地质记录为研究轨道尺度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素材,并由此诞生了地层学的重要分支——旋回地层学。除了常规的偏心率(40万年、10万年),斜率(4万年)和岁差(2万年)轨道周期之外,近年来科学家...
随着气候变化对大气、海洋、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气候变化以及气候系统中各种因子的变化对大气环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评估受到广泛关注。已有研究发现,多种气候因子如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厄尔尼诺、北极涛动、北极海冰、欧亚大陆积雪覆盖等均与我国冬季空气污染有紧密联系。然而,哪种气候因子是调节空气污染发生发展的本质因素尚不清楚,其变化又会引起空气污染发生怎样的位置变迁也未有报道。探究上述问题...
造山带的前沿科学问题之一是如何实现其向陆内的大规模水平生长。在造山过程中,前陆褶皱-逆冲带会以前展式、后展式或者混合式等形式扩展,形成包含双重逆冲构造和逆冲叠瓦扇等典型构造样式在内的薄皮或厚皮逆冲推覆构造。前陆盆地也会逐渐卷入变形,并发生向稳定克拉通方向的迁移。前陆褶皱-逆冲带的扩展配合前陆盆地的迁移,这样的前陆系统活动形成了造山带大规模的水平生长。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连续发生极端干旱事件,对当地农业、葡萄酒和林业造成了巨大影响,2003年极不寻常的酷热甚至造成欧洲南部大约七万人死亡。模拟结果显示,全球变暖背景下,干旱发生的频率和严重性都将进一步增强,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最近20年欧洲异常干旱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估最近的气候异常以及人类活动在其中的贡献?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将最近的极端干旱异常放在长时间尺度的背景下进行探讨。然而...
大气中的碱金属原子层存在于距离地面约80公里到120公里的中高层大气和低电离层的交汇处,有着错综复杂的光化学过程和动力过程,一直以来都是空间天气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 南美实验室海外博士后Vania Fatima Andrioli与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寄遥研究员、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Paulo Prado Batista教授等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南美实验室激光雷达系统对...
俯冲带区域地震活动频繁,震源深度从几公里到几百公里不等,对应了非常广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在地震过程中,两个相邻岩块之间发生快速相对位移,伴随剧烈摩擦,并在摩擦面上可以形成一层较薄的高温摩擦熔体。地震结束后这些摩擦熔体快速冷却并形成过冷熔体,最终凝结为玻璃状或细粒的深色岩脉,即假玄武玻璃(Pseudotachylyte)。
新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冷是地球科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被认为与大气CO2浓度降低有密切的联系。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相关的深部-表层相互作用在新生代气候转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印度与亚洲大陆汇聚、碰撞、俯冲过程与新生代大气CO2浓度变化的具体作用机制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青藏高原隆升导致地表硅酸盐风化作用增强,加速消耗大气圈中的CO2,从而造成大气圈CO2浓度降低;另一种观点认...
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和大气氧含量密切相关。例如,需氧生物出现在能够制造氧气的蓝藻(又名蓝细菌)之后,对氧气的需求程度也和它们的身体大小成正比。低氧环境只适合真核微生物生存,而不适合哺乳动物。这样看来,大气中的氧含量既限制、又促进了需氧生物的演化和发展(Knoll, 2003)。要想完全了解氧气是怎样影响生命演化的,就需要重建大气氧含量变化的历史。
木星拥有太阳系中最强的极光活动,其绚丽发光现象背后对应着丰富的空间等离子体过程,并且不同位置的极光可以反应行星空间不同区域的物理过程。目前主流的木星极光产生机制是1979年由Hill提出来的“共转破坏”驱动机制。该观点认为,木星旋转只能够带动靠近行星区域的磁层共转,而距离较远的磁层区域则难以维持共转,从而在磁层中形成等离子体的剪切流,驱动环状粒子沉降以形成极区主极光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