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园艺学 >>> 茶学 >>> 茶文化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茶学 叶相关记录29条 . 查询时间(0.4 秒)
叶面肥能够促进茶树根系吸收能力,使得茶树充分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避免资源浪费;当某些土壤性质限制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时,也可通过喷施叶面肥进行补充,避免元素缺乏症的发生。虽然土壤施肥是最常用、 最有效的养分施用方法,但在某些情况下叶面施肥更为经济有效。这主要是因为茶树土壤施肥受土壤溶液中矿质养分、土壤pH、土壤矿物、土壤有机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土壤肥料施用量往往较大。...
据记载,上述观点源自“从木兰化石论茶树起源和原产地”一文(下文简称“木兰化石”)。该文基于《中国植物化石》(第三册:中国新生代植物)描述的宽叶木兰(Magnolia latifolia)和中华木兰(M. miocenica)两个化石种(均为叶化石),认为“茶树叶片的形态、叶脉构造、侧脉对数及夹角大小、侧脉不达叶缘并向上弯曲与上方侧脉相连、叶尖形态等特征与宽叶木兰和中华木兰古植物化石有较多的相似之处...
槠叶齐12号: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槠叶齐:无性系,灌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2016年在浙江省金华市山茶种植基地发现了一种“绿岛型”叶斑病,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叶,分离和纯化病原菌,并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致病性测定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纯化获得的病原菌接种到健康山茶植株上,出现的病害症状与田间症状表现一致,确定其为致病菌。病原菌有拟球形带孔口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大多梨形,具粘质鞘和附属丝,分生孢子器和分生孢子的形态与叶点霉一致。待测菌株rDNA-ITS序列与N...
‘乌叶单丛茶’是从‘凤凰水仙’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晚生,丰产,质优,适应性和抗逆性强,适制红茶和单丛茶。制红茶香气高长持久,有花蜜香,滋味浓醇鲜爽。制单丛茶栀子花香高锐持久,滋味浓厚鲜爽,回甘力强。
为提高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烟叶价值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在烟叶采收环节调整采收成熟度,在烘烤时采用定色期低速升温、高湿定色的烘烤工艺。研究表明:当上部叶充分成熟,叶色变黄,主脉泛白,茎叶角度在90°左右,在定色期采用低速高湿烘烤工艺,烘烤时间延长10 h以上,烘烤成本略有增加,烤后烟叶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淀粉含量降低,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当顶叶过熟,叶色变黄泛白,到达枯尖焦边的程度,在定...
采用HPLC-MS/MS对以白叶单枞茶为原料生产的红碎茶、乌龙茶、黑茶进行分析,通过对紫外吸收光谱以及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并参考相关文献,推定出白叶单枞红茶中32个化合物,乌龙茶中30个化合物,黑茶中14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中包括常见的儿茶素类化合物、生物碱。此外还检测到多种以山奈酚、槲皮素、杨梅素为苷元的黄酮醇苷等非儿茶素类茶多酚和茶双没食子儿茶素等儿茶素聚合物。
为研究贵州主栽烟草品种的品质特征,开发生产特色优质烟服务。2009年选取4个贵州省主栽烟草品种为对象,研究其叶表面提取物特征。所用品种包括‘云烟85’、‘K326’、‘贵烟201’和‘南江3号’,每个品种均分下中上3个部位采取成熟鲜叶,用二氯甲烷提取叶表面物质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烤烟(Nicotiana Tabacum)叶表面提取物主要包括烟碱、新植二烯、腺毛分泌物和烷烃类。不同品种叶表面提取...
为研究摊放时间对茶鲜叶香气组分的影响,对同一批鲜叶,在相同的温湿度条件下分别进行0~ 28 h 不同时间的摊放处理,微波固样。经GC-MS检测,结果表明:经过6~12 h 摊放处理的茶鲜叶香精油 总量、香气组分数量和特征性香气组分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摊放时间过短(少于6 h)或过长(12 h 以 上)均不利于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
比较古茶树与台地茶树芽叶常量成分及大树茶与台地茶品质,为茶树资源古茶树的评价和利用 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省勐海县南糯山古茶园鲜叶和台地茶园鲜叶为原料,制成不同茶样,通过感官审 评结合品质成分分析展开比较。结果表明:(1)古茶园鲜叶成茶品质的物质基础优于台地茶园鲜叶,主 要生化成分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台地茶园鲜叶;(2)从各种成茶品质成 分含量来看,大树茶有味物...
[ 目的] 探讨不同植物激素对西南山茶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方法] 以西南山茶幼叶为外植体,MS 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 添加3 种植物激素NAA、6- BA 和2 ,4- D, 浓度分别为0 .5 、1 .0 、2 .0 和4 .0 mg/ L, 研究在不同浓度植物激素配比条件下西南山茶幼叶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生长状态。[ 结果] 单因子诱导西南山茶幼叶愈伤组织形成时, 适当浓度的NAA 、6...
[目的] 为探讨乌龙茶鲜叶适宜的萎凋条件和萎凋程度。[方法] 对萎凋过程中关系乌龙茶品质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结果] 鲜叶萎凋6 h,酶活性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逐渐下降,且肉桂品种酶活性高于黄旦品种。不同品种酶活性间虽有差异,但趋势基本一致。在温度较低(20 ℃)、相对湿度较高(90%~95%)的人工条件下萎凋,酶活性高于在室温自然条件下(温度25 ℃和相对湿度50%~60%)。[...
[目的] 明确茶芽粗腿象的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方法] 通过对成虫出土进度、死亡进度及食叶量进行研究,提出其防治适期和防治指标。[结果]茶芽粗腿象羽化出土时间前后约20 d,在江西婺源始见期为4月初,始盛期为4月上旬末,盛期为4月中旬,盛末期为4月中旬末,末期为4月下旬。茶芽粗腿象成虫的为害期与春茶期吻合,成虫室内取食量大的时期与田间发生为害盛期也是一致的。其成虫的食叶量和寿命个体间差异较大。成虫...
[ 目的] 应用RP- HPLC 法测定大叶香茶菜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 方法] RP- HPLC 法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Varian Microsorb- MV 100-5C18 柱, 流动相为甲醇∶水( 1∶1) , 流速1 .0 ml/ min, 检测波长λ= 238 nm, 柱温30 ℃。[ 结果] 冬凌草甲素加样回收率为98 .6% , RSD 为2 .04%( n = 5) ; 大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