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传播学 >>> 传播理论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传播理论相关记录725条 . 查询时间(3.255 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和平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话语之一。和平发展是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实践探索创新而来,具有其独特的内涵,强调和平与发展、和平与安全、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辩证关系。做好和平发展话语的构建与传播可以从其理念基础、话语内涵及相关实践入手,以更好地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使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话...
在复杂网络社会中,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应以系统科学为前提,以系统论为方法,以系统协同为基础逻辑,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系统目标开展研究并进行实践。在厘清新时代全球范围内各种宏观、中观和微观系统及其内外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对战略与战术、内部与外部、硬件与软件、规律与规矩、理论与实践等各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国际传播系统中的可能出现的竞争、不确定、差...
从科幻到实践,元宇宙在发展中持续呈现出以沉浸性为特征的丰富表象,也带来对元宇宙理解的混乱和对人类未来的焦虑。本文尝试透过当下元宇宙实践之表象,寻找元宇宙之“实在”,即其本质真相,进而建构一个“原型”(prototype),并解读理想的元宇宙是什么,以此观照当下元宇宙及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去中心化、开放、包容逻辑的元宇宙在技术架构、生态应用、内在机理和历史趋向上,呈现了沉浸传播理论范式的核心逻辑,元...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加强我国...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是时代命题,可在助力媒体融合不断向纵深推进、有效应对新传播格局下的新挑战、引领主流媒体改革方向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全媒体传播体系具有服务国家战略、完善主流媒体业态布局、实现新功能布局等新时代内涵。要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
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新了人们在社交媒体中情绪表达的手段,数字情绪应然而生。数字情绪指的是互联网媒介环境中利用不同形态的符号以再现和模仿人的情绪的一种数字化情感表达。在社交媒体时代,无论是私域的社交语境,还是公域的社会参与语境,数字情绪已经不可避免地浸入人们交流的多个场景。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数字情绪的形态、特征、运作机制以及传播与应用,指出数字情绪作为人的情绪在社交媒体中的延伸,为人们的社交和公共参与提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准确生动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增进中华文明的国际认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需要立足新时代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实际,探寻有效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实践方略。
2022年12月19日上午,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传播系副教授、Journal of Communication副主编彭泰权做客第八期“网络与新媒体讲习班”,带来题为“时间与人类行为——计算传播学的视角”的专题讲座。重庆大学新闻学院曾润喜教授主持讲座。
中国传播学诞生的必要条件,是来自西方的传播学学理和立足中国实践逐渐成长的新闻学队伍,两者分别为中国传播学诞生的外部和内部要素,缺一不可。信息社会的到来、改革开放的启动和传播学人的努力,则成为中国传播学诞生的充分条件。传播学在中国的生长,体现了“天时、地利、人和”,即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完美结合,这些因素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学科的建制化离不开中国的市场化,市场化带来了人才需求,而世界...
过去的一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舆论场中,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积累了应对舆论危机的丰富经验,也探索出构建大外宣格局的创新道路。在众多的战略方向中,如何统筹运用跨国互联网平台,如何创新建设自主可控平台,成为系统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抓手。这一可以被称为“深度平台化”的战略方向,亟需在理念和理论上进行澄清,从而避免对以社交媒体为代表的跨国互联网平台的工具化认知,进而再次陷入传受关系的简...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就我国国际传播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亟需建构与我国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传播能力。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组织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我国国际传播能力现状如何?数字时代,国际传播呈现出哪些新形式...
2022年5月31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31”讲话)发表一周年。2022年“劳动节”前夕,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发表六周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对讲话中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求的积极回应。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学习时报于2019年5月开辟“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专栏,引发社会热烈反响。围绕传承碑文承载的革命精神,2020年9月推出了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实体书《为了新中国——革命烈士纪念碑碑文敬读》,2021年4月学习时报又推出了“学习党史·敬读碑文”系列音频节目,通过学习时报微信公众号以及学习强国客户端等平台传播,不断探索党史和党的精神谱系传播的创新路径。
由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和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编撰的学术集刊《跨文化传播研究》(第四辑)已出版。中心网站将对集刊中的文章或文章主要内容进行发布,敬请各位读者关注!本文为第四辑序言《跨文化传播的情感问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