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生物化学 微生物生理学 微生物遗传学 微生物生态学 微生物免疫学 微生物分类学 真菌学 细菌学 应用微生物学 微生物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微生物学相关记录58条 . 查询时间(0.279 秒)
微生物在自然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方向以陆地、海洋、肠道等环境中的微生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分离、和挖掘微生物及其合成的酶、次级代谢产物等资源,研究系统分类与进化规律,深入解析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功能及与宿主相互作用,达到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环境治理、资源利用和健康生活的目的。
微生物生物合成和生物催化是实现高效绿色制造的关键。本方向是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以人工智能、组学分析、微生物酶学与酶工程、代谢工程、合成生物技术等为手段,探索和构筑微生物生物合成的理论体系,设计和构建新型微生物催化剂和高效生物合成系统,产生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与新产品,推动医药、化工、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的发展和变革。
基因组编辑和分子改造是微生物技术研究的基础。本方向以挖掘微生物中同源重组、非同源末端连接、及CRISPR等与基因编辑和分子改造相关的遗传元件和系统为手段,通过研究其作用机理及开发新型基因编辑技术,解析微生物的遗传规律,拓展基因组编辑和分子改造的在各种微生物宿主的适用范围,实现其在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的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方荣祥研究员主编的《植物与生物相互作用总论》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自然生态系统中广泛存在着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植物作为基础营养级与很多生物相互作用。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与植物的互作滋生出病虫草害,而有益生物与植物的互作则滋养着植物健康生长。该书共11章,总结了植物与真菌、卵菌、细菌、病毒、线虫、昆虫、寄生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植物与...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海洋生物遗传学研究团队研究方向:(1)藻类遗传学和遗传改良。围绕海带和养殖微藻开展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和抗逆、抗病生理遗传基础研究,培育杂交海带、海带杂交品种和养殖微藻品种,为海藻养殖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和材料保障。主要成果有杂交海带、海带杂交品种培育及种性维持策略研发;海带高密度连锁图谱绘制;藻基因组测序和抗逆生理遗传基础解析等。(2)饵料藻-微生物互作。...
微生物海洋学实验室目前有7名教师,其中1名教授,6名副教授,另有2名博士后。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1)海洋微生物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包括微生物在海洋环境中的时空分布格局及环境响应,海洋微生物在碳循环、氮循环、硫循环中的作用等);2)海洋细菌的群体感应及群体感应淬灭(包括细菌密度感应对颗粒有机碳降解的调控作用);3)海洋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及资源开发(包括海洋微生物分离培养新技术的建立、新物种的分类鉴定、...
创建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酸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周转时间、微生物活性、CO<,2>释放微生物与非微生物来源比例、细菌和真菌比率等测定方法,发明同位素标记植物生长、植物和土壤14C强度测定装置和新方法,率先研究并揭示土壤碳氮磷微生物转化过程及其与固碳和磷素活化作用机理。项目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4篇(SCI:62篇)、专利4项。提升了中国在土壤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水平。
创建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酸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土壤微生物碳氮磷周转时间、微生物活性、CO2释放的微生物与非微生物来源比例、细菌和真菌生物量比例等测定方法,发明同位素标记植物生长、植物和土壤14C放射性强度测定装置和新方法,率先研究并揭示土壤碳氮磷微生物转化过程及其与固碳和磷素活化作用机理。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83篇(近5年他引1千余次)、专利4项。提升我国在土壤生物学领域的国际水平。
1.投稿范围:本刊主要接收普通微生物学、工业微生物学、农业微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兽医微生物学、免疫学、食用菌学、生物工程学及各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大家专版”、“研究报告”、“专题论述”、“研究简报”、“技术与方法”、“教学与研究”、“论文摘要”及“会议简讯”等。2.应首次发表:所有来稿均未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文稿要求内容精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行文流畅。3.介绍信:所有来稿均...
本刊启用在线投稿系统,投稿时请登陆《微生物学杂志》网址http://wswx.cnjournals.com,首次投稿需要先注册,然后按照您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按照提示提交您的稿件,作者必须在网站投.doc格式的电子稿。《微生物学杂志》所有通知会同时发给投稿作者和通讯作者(能对稿件负责的人,导师或课题负责人),所以注册和投稿时请务必正确填写其E-mail邮箱;必要时编辑会通过电话联系作者,所以投稿作...
中国微生物学会章程     微生物学会  章程  微生物       < 2023/5/28
中国微生物学会章程。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工程课程(含实验) 课程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含实验) 课程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生生物学、文物表面微生物学科团队介绍。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微生物学科团队介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