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理论语言学 >>> 普通语言学 >>> 方言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方言学相关记录224条 . 查询时间(5.875 秒)
地处语言接触前沿地带的青海甘沟汉语方言,在语法方面呈现出一系列SOV语序特征,其情态表达方式也颇有特色。甘沟话主要有两类情态表达方式:一类是用动词的后附形式,包括能性补语和情态助词;另一类是用小句的后附形式,包括“要”“到”等虚化程度不等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以及被看作语气词的“闯”等。这些句后表达形式被编码为主句或母句的中心动词或动词短语,而命题语义则编码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情态表达形...
青海民和甘沟话的致使结构可以从形式上分为形态型和分析型两类,形态型使用动词附缀"-给"作为形态标记进行增价操作,分析型使用言说义动词"说"作为使役动词构成包含有补足小句的双及物句。两类致使结构表达不同的致使意义,形态型表达使成义致使和有给予/受益关系的致使,分析型表达使役义致使。形态型致使结构与土族语的致使结构在结构功能上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在接触中受土族语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就形式与意义的组配来看...
甘沟话是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的汉语方言,具有一系列SOV语言的特征,后置格标记系统就是其特征之一。甘沟话属于主宾格语言,其格标记系统包括七格次类,分别为:主格零标记,宾-与格“哈[xa]/啊[a]”,领格“的[t]/ [ti]”,位格“里[li]/上[a]”,离-比格“唦[a]/撒[sa]/是[...
汉语是缺乏形态的语言,但是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甘沟乡汉语方言中,有一个表示反身领属范畴的附着形式[na?]“囊”,用在被领有名词之后,意思是“自己的NP”。“囊”可以与格标记同现,构成“NP-格标记-囊”或“NP-囊-格标记”。除了综合型的“NP囊”之外,甘沟话还有分析型的“各人+之+NP”,以及混合型的“各人+之+NP囊”。类似用法不见于汉语方言,但是在阿尔泰语言中比较常见,尤其与土族语的...
千阳方言轻声字声学特性分析     千阳方言  轻声  声学  音高  音长  音强  音色       < 2022/3/8
利用计算机praat软件,对千阳方言四种声调后的轻声字音高、音长、音强和音色进行声学分析。在千阳方言的双音节词语中,后一个字读轻声时,轻声字音高模式为高降调和中降调两个等级,阳平和去声后的轻声为高降调,阴平和上声后的轻声为低降调。音长后一个字比前一个字短,但是,比普通话的轻声音节长。重叠词中,轻声字音强并不是都比前面音节弱。音色方面,重叠词中,第二个字读轻声后,舌位前后、高低都略有变化,但变化有的...
闽南方言“不通”的出现早于“卜通”。前者在嘉靖刊戏文里已经出现,后者始见于万历年间,随即消失,直至20世纪以后再度出现。其中的肯定词“卜”和否定词“不”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分别对“通”所进行的肯定和否定。从历史和现实语料可以看出,“卜”和“通”最初的组合是出于语用的需要,而“不”与“通”最初的组合则是出于表义的需要。这时,它们都是松散的结构。之后,“卜通”和“不通”结构沿着各自的轨道不断地进行着语义上...
对于《西蜀方言》的音系性质,目前学界的认识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记录的是19世纪末期的成都方言;第二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记录的是成都周边的方言,或包括成都及其周边地区的片块方言;第三种观点认为《西蜀方言》反映当时成都话的文雅口语音。分歧的焦点在于19世纪末期成都话的入声是否已经完全消失。对比19世纪中晚期成都话相关文献可见,直到清末民初成都话的入声尚未完全消失,《西蜀方言》记录的...
“问题导向”指在语言研究中时刻关注社会、学科的发展所提出的各种与语言有关的问题,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语言研究的指导思想。“问题导向”中的“问题”,来自社会发展的需求、语言学科发展的要求和激发。解决问题应当成为语言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与动词搭配表示损失或消耗义的语素统称为“去除义标记”。去除义标记最显著的特征是在非现实语境中只与具备减损义特征的谓词性结构搭配。在其发展过程中,先后产生了移离、完结、已然偏离、持续性完成、完整等多种功能。随着新功能的产生,原有的功能并没有消失,这使得去除义标记具有多功能性。结合汉语史上“却”“了”“掉”的演化路径,文章推测当与去除义标记搭配的谓词性结构语义发生泛化,减损义特征消失,去除义标记就发展...
基于量化数据,探究汉语方言空间性状的时间映射特质,包括共性和个性限制条件、映射等级、认知理据三个方面。空间性状的时间映射是指空间维度形容词所表征的性质和状态有条件地跨域表征时间范畴。时间映射的共性限制条件包括维度限制、轴向限制、方向限制和正负向限制四类。个性限制条件包括特定情况下正向负向选择的相对性和同类空间性状选择的差异性两类。基于量化数据、共性和个性限制条件,进而构建时间映射等级。时间映射的认...
《俗字编》方言字例释     《俗字编》  温州方言  吴语       < 2022/3/7
《俗字编》是记录清代温州地区方言俗语的著作,书中使用了不少方言字,如表"便宜"义的"强"、表"窟窿"义的"丼"、表"火燎"义的""、表"削下木"义的"柹"、表"音语不清"义的"齆鼻"中的"齆"等。考察和研究《俗字编》中的方言字,对了解二百五十年前的温州方言、揭示温州方言的源流、认识汉语方言与共同语之间纵横交错的字词联系均有裨益。
阜阳方言俗语词例释     阜阳方言  俗语词  例释       < 2022/3/7
阜阳方言中具有丰富的俗语词,这些俗语词借助附加、复合、修辞等多种手段进行构词,其产生既是语言自身发展的结果,也受到阜阳地区民俗文化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口语性,反映了阜阳地区独特的社会文化。
安徽太湖方言中的“X+哩+绝蔸”结构表示极限程度义,具有很强的主观化色彩,进入此结构的多是性质形容词、心理动词。“绝蔸”一词由一个实义动词性词组一步步虚化为抽象程度义的动词,在“X+哩+绝蔸”结构中做极性程度补语。
文章归纳了清水江文书中常见的正讹、补脱、乙正、外批等校改格式,以及重文、省略等书写格式。以上述格式为切入点,纠正了清水江文书整理本中的一些释读错误。从而认为清水江文书校改格式亟需深入研究,这项研究将极大地提高清水江文书整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石牌方言话题句     石牌方言  题句  话题标记       < 2022/3/7
石牌方言属于赣方言怀岳片。石牌方言话题句的基本结构有“话题+()+述题”和“话题+唛+述题”两种形式。以“话题+唛+述题”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石牌方言话题句话题成分的多样性,分析石牌方言话题句产生的机制,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加以探析。研究表明,石牌方言的超分析性使之产生了大量的话题句;在语序类型上,石牌方言话题句属于TSV型。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