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知识库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相关记录269条 . 查询时间(3.081 秒)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当前,我们应当及时抓住机遇,充分挖掘文化创意产业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把丰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并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世界正在依照文化价值观而进行定位和划分,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更加自觉地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责任,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护我国的文化主权和文化安全。
2006、2007两年,南京市围绕壮大文化创意主导产业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载体建设,夯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平台。截至2007年12月,全市正在建设或开园开街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已有42个,即:南京1912、创意东8区、西祠街区、幕府三○工园、南京1865、南京石城现代艺术创意园、南京高新动漫、紫金山动漫1号、南京数码动漫、江苏工业设计园、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南...
改革开放以来,出版产业发展为增强文化软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证明,改革创新是出版产业发展和软实力提升的根本动力。新的历史时期,出版产业日益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柱产业。应对新的形势发展出版产业,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坚持创新。
近年来,学术界对软实力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理论研究明显不足。软实力究竟由什么构成,在国家成长进程中发挥什么样的功能,软实力自身发展有哪些不一样的规律,这些都需要进行深刻的理论思考。学术界从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出发,往往把文化、价值观念、制度等直接就视为国家的软实力,但实际上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软实力,而是软实力资源。只有当一个国家运用这些资源来达到某种目的时,它们才能转化为国家的软实力。这些...
建设“文化中国”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文化中国”的独特魅力、广泛指涉和博大包容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建设“文化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全面认识中华文化传统,提高建设“文化中国”的自觉意识,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努力形成关于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所面临的现实境遇,有效探寻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道路”,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文化国力”的角度解读“文化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并从中与外、古与今、一与多、大与小、强与弱等矛盾关系出发,分析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所必须面对的现实境遇,从硬化、聚化、涵化、内化、转化等能力建设的角度,探讨了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
理论之树常青,体现在它对实践的指导。文化软实力开发、建设和发展,必需相应正确的理论导航。因而,创建文化软实力学,成为当代社会发展所需。文化软实力学,应该是一门本土化的新国际政治学,它应将以“人—生命—自然”共在互存、共生互生为主题内容的文化软实力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创生力为其探讨的核心问题,以开创全球化生态文明道路为其努力方向。由此三方面规定,创建文化软实力学,应该遵循文化本位动力原则等五大原则,去...
文化软实力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维度。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正在成为各省市推进区域全面发展的重要选择。全国各地提高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工作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繁重的发展任务,存在着多方面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遵循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规律,着眼于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客观实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改革创新,长远规划,在整体上构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路径。
邓小平和文化问题     邓小平  文化  问题       < 2013/8/14
本文从十八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文化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论述。认为这些论述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的组成部分,是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继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理论的政策的成果。它不因为邓小平的逝世和时间的流逝丝毫褪色。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其中论及的具体内容,尤其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越来越显示出根...
后危机时代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国家高新区的使命。
什么是“战略研究”?     战略研究  半导体       < 2013/6/27
什么是“战略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的优生学谈论的构造与性格。
熊明遇父子与熊志学在建阳。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纳米技术发展迅速,成为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之一。人们普遍认为,纳米技术的发展将会给材料、生物技术、医药、电子、工程、传感、航空、食品质量、环境监测和气象学等方面带来广泛的应用,甚至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是,纳米技术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并且会带来一些社会和伦理问题。在发展和使用新兴的纳米技术满足人类和社会紧迫需要的同时,如何充分而合理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