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史 >>> 中国新闻事业史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中国新闻事业史相关记录114条 . 查询时间(3.476 秒)
 1935年9月18日,红军长征的先头部队到达甘肃南部的哈达铺,随后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博古等也相继到达。在此地,中央曾召开重要会议,决定红军长征以陕北为"落脚点"。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红军长征要在陕北落脚呢?对于这一原因,曾有过不同的说法。
 这是一份本应该在7月中旬就问世的纪念专刊,却因为莫名其妙的原因直到8月末才付印。7月24日,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创始人、我国著名新闻记者、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去世60周年纪念日。为此,三联老同志联谊会《联谊简讯》特编印专刊以志纪念。
周恩来和对外书刊出版     对外书刊  周恩来       < 2008/3/10
  本文中所述的是我个人的观点,它来自我自己的经验和观察,也来自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以下简称“外文局”)热心地为我提供的更丰富的资料。从这两个来源都可以看到,周恩来关于对外宣传的思想和行动显示出两个主要的特点:既严格遵守原则,又在实践中发挥最大的灵活性和广泛性——也就是说,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去接触受众和他们所属的各个阶层。而且,周恩来在开展这些工作时不是用“遥控”的办法,而是用“亲自动手”的办法—...
萧军:短暂的报人生涯     报人  萧军       < 2008/3/10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与林彪所率部队一起奔赴东北的,还有一批文艺界人士,其中包括在延安受王实味事件牵连遭批判的萧军。他是不久前刚从农村回到“鲁艺”的,这次远赴东北家乡,他是有很大的期待的。1945年11月中旬,萧军一家被编入“鲁艺”骡轿队跟随延安大学大队离开延安向东北解放区挺进。
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在一些论者那里似乎是难以并驾齐驱的两种思潮,自由主义者朱学勤认为后者的病态形式已经成为制约近代中国变迁的精神病灶。而对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最通用的价值判断是20世纪80年代李泽厚所谓的“救亡压倒启蒙”。那么,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有无可能祛除话语的迷雾,在历史的幽暗变迁中接榫成自由民族主义的启蒙火种呢? 
新闻,备受折磨的“真实”     真实  新闻       < 2008/3/10
新闻,备受折磨的“真实”,是一篇反思回忆录。真实二字还要加上引号,足见新闻真实之艰难。
绍兴历史上的报纸与报人     报人  报纸  历史  绍兴       < 2008/3/10
再过3天就是记者节了。今年11月8日,是中国第五个记者节。关于记者节,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
本文从内外两种因素分析了“文革”期间狂热的“个人崇拜”的新闻宣传出现的原因。外因:受到中华民族“神本思想”、当时国内外环境、毛泽东个人素质、林彪等“权力崇拜”者鼓吹的影响。内因:特定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党报党性原则的若干局限。吸取历史教训,提出新时期党性原则要与时俱进,坚持:反映人民的呼声,维护人民的利益;实行政治家办报;重视和改进批评报道,加强舆论监督;遵守宣传纪律,加强新闻道德自律。
《小说月报》终刊之谜     终刊  小说月报       < 2008/3/10
 《小说月报》创刊于1910年7月,至1920年底,这一阶段被称作“蝴蝶鸳鸯派时期”,1921年1月出“改革号”,由新文化派接管,这是《小说月报》最简略的刊史,关于它的详细情况可参读茅盾《我的回忆》及日本汉学家,大阪外国语学院教授相浦杲先生(1926—1990年)的《关于(小说月报)的研究》,相浦杲文章对《小说月报》作了“始末性”的考证。
邓小平与《红星报》     红星报  邓小平       < 2008/3/10
  《红星报》是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邓小平曾主编过《红星报》,这是邓小平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清朝末年云南的报纸     报纸  云南  清朝末年       < 2008/3/10
  云南省的报纸(本文专指日报),起步于清末,反映出云南报业由旧邸钞范畴过渡到近代日报的过程。本地第一份日报,即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十月创刊的官办《滇南钞报》。
九十年代以来,我有一个感觉,就是报人的社会地位在下降,虽然我们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民间报纸,但就是在官方的报业机构里,报人在社会上的形象也不如以往,这是中国舆论的悲哀。在九十年代以来的官方报业中,极少出现有较高社会声望的名记者和名报人,这一点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情况很不相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还没有出现大批产生名记者和名报人的社会条件,现在甚至连“报人”这个词也消失了。在相当的意义上可...
红都延安的书刊是如何传播的     传播  书刊  红都延安       < 2008/3/10
  建立和发展出版发行工作是党的一项紧迫任务。1936年8月5日,在毛泽东率中央机关进驻保安不久,毛泽东、杨尚昆便向各部队发出电示:为在国内外扩大红军的影响,拟定出版一部反映万里长征中所历战斗及奇闻轶事、民情风俗的《长征记》,并为该书发电征稿。1939年1月22日,毛泽东又亲自致电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长周扬,将自己办公室秘书李六加、和培元所著的《陕甘宁边区实况录》一书初稿送到周扬处,劳周扬“全权负...
《良友画报》的启示       良友画报       < 2008/3/10
  两年多前,当年主持过《良友》画报的焉国亮先生(1910—2002)的《良友忆旧———一家画报与一个时代》问世,在读书界引发了一场热读,有些人才刚刚觉醒到一本画报也是有历史的;有些人则是刚刚才知道中国过去曾经产生过这么美妙的一家画报。反应迅速的出版界马上动手挖掘《良友》的可利用“剩余价值”。今天,四大本的《良友》选本问世,分别是《良友散文》、《良友随笔》、《良友小说》、《良友人物》。不止于此...
比肩《大公报》的《益世报》     益世报  大公报       < 2008/3/10
历史的年轮抹去了无数岁月的痕迹,而记载着时代烙印、反映着时代思想的报纸,往往会撩起人们对往昔的回忆。民国时期中国影响最大的报纸有四家:上海的《申报》、《民国日报》和天津的《大公报》、《益世报》。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