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世界经济学 >>> 国际经济关系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国际经济关系相关记录293条 . 查询时间(1.449 秒)
全球经济已进入即时响应的强关联时代,对于转型国家也必须以系统的视角加以考察。全球化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它促进和知主导了转型进程。转型的完成标志着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采用,转型进程通过促进全球市场一体化也间接加快了全球化。转型国家体系按照其组成要素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区分:转型的先后顺序及推进强度,起始发展程度、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等,上述诸方面的异同基本决定了转型国家的特性及其可能的变迁路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和市场经济的共同推动下,全球化的触角逐步伸向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为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勾勒出了一幅深层渗透、广泛合作又相互制约的图景。本文着重分析全球化时代国际经济关系的特征与规律,揭示当代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与冲突及其产生的根源。
全球价值链能够促进嵌入企业的技术进步。通过对其嵌入企业技术开发博弈的比较分析,表明生产者、采购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推动力存在差异:前者动力充足,推动效果较为明显;后者动力不充分,推动效果不显著。推动力、推动效果的差异主要源于两类全球价值链本身特征的差异。
从整个国家干预的实践来看,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干预普遍多于发达国家,而且其干预的强度也要大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落后国家存在着干预偏好的问题,他们喜欢干预经济生活,偏好国家干预。本文拟从政府干预国际化的一般趋势、发展中国家政府干预的特殊性等方面来探讨落后国家干预偏好的基本原因。
人民币从计划经济的一个支付手段变成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逐渐成熟的货币,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的过程。今后人民币将演变成为一个怎样的货币, 将会拥有怎样的国际地位,这不仅仅是在中国内部,也是国际上所高度重视的课题。
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磋商时,碳氢化合物(石油和天然气)约占美国从墨西哥进口货物的半数,也在从加拿大进口货品中占了很大比重。但在美国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争论中,能源问题没有被提及。然而美国想要从墨西哥石油中分一杯羹的观点经常被提起——并有充分的理由。
自1990-1991年起,为促进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美国已经推动了一些经济协议的签署和经济组织的成立。这些组织包括成立于1993年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由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三国组成;成立于1995年由104个国家加入的每年贸易总额达世界贸易总额80%的世界贸易组织。在由社会主义革命带来的苏联和其他9个国家政府解体后,这些协议开始发挥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这就是全球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从未象现在这样切实地感觉到彼此的相互依赖和相互依存。本文对这一现象的形成和实质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全球化不仅仅是市场经济发展边界的扩大,就其本质而言,它意味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即全球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最近几年来,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战略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外资加快兼并和收购我国内资的行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这方面的案例越来越多,仅我国装备制造工业中就有10多个重点企业被并购。在被外资并购过程中,已经出现了种种问题。这些原先发展势头很好的重点企业、龙头企业、行业排头兵企业纷纷被外资并购、控股,从而一下子失去了自主创新权,丧失了优质资产、技术力量、品牌和...
全球供应链是在科技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
车间的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  车间       < 2009/8/13
本书以工业革命以来的三个世界工业霸主------英国、美国、日本的先后继起为线索,以霸主们先后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制度的一个关键环节------车间为横断面,对劳动雇佣制度与技术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精辟的分析。尤其是,拉佐尼克在这本书中充分地展示了历史分析方法的魅力,他是在对三个国家企业制度史的客观细致的推敲梳理中,引出自己的理论喻设的。即使你不同意作者的结论,但其所提供的丰富的企业制度史料,足...
欧洲二十三城共探中欧发展      欧洲  中欧发展        < 2009/7/8
 10月4日到5日,“中欧论坛”在欧洲巴黎、维也纳、里尔、马赛、罗马、里斯本、列日、都灵、布鲁塞尔、哥本哈根、巴塞罗那等23个城市进行了46个小组讨论,主题涉及“面对传承和开放的双重课题,中欧如何应对”、“中欧道德与伦理标准的演变”、“中欧对话的挑战和最佳条件”、“高等教育改革与未来精英的培养”、“科技发展取向的管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系统”、“基础教育系统的演变”、“中欧在世界生产和贸易体系中...
过去十年,中国国际关系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表现在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评介出现了一个高潮。中国学界对西方理论日益熟悉,自身的理论意识也不断增强。但是,西方理论的大规模导入并没有相应刺激中国学者产生丰硕的理论成果,自身理论的贫乏在中国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究其原因,中国学者热衷对西方理论进行琐碎考据,进而产生了对西方理论的严重依赖性,缺乏对具体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学术氛围。作者结合《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前景广阔的中美经贸关系     前景广阔  中美经贸  关系       < 2010/8/18
中美经贸关系的30年是快速发展的30年,是由陌生到密切到比较成熟的30年,是为今后更大发展奠定基础的30年,展望未来,前景十分广阔,将为人民造福,值得双方倍加珍惜。在这里谈谈个人的切身感受。
经过10多年较大规模吸收外资,我国在全球跨国投资流动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第一,作为FDI 东道国的相对地位下降,表现为外资占国内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下降,在各东道国中按外资比重衡量的排名下降。第二,对外投资迅速增长,未来五年投资总额可能超过800亿美元,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投资母国之一。第三,利用国外资金和技术的方式多样化,表现为非FDI方式使用外资增多,以购并方式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增多,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