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世界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经济学 权相关记录269条 . 查询时间(0.654 秒)
随着第58批股改公司名单的公布,沪深两市还未完成股改的公司只剩下127家。按照中国证监会的要求,2006年内完成股改的任务可以说是基本完成,于是自2005年4月底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可以说是大局已定。这次股改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根本性制度变革,旨在消除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制度性差异,逐步实现全流通。股权分置改革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众所周知,股权分置改革之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06年9月首次采取旨在进行自身改革的措施,以便能够反映全球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化。该组织同意加强几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对其政策的影响,并承诺今后两年中将进一步提高它们的影响力,发展迅速的国家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现代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企业所有权安排,起源于战后由美国占领军主导的外生强制型宪政转轨。在战后初期直接的宪政转轨过程中,通过企业控制权再分配建立起来的日本企业制度以及相应的企业所有权安排,在后宪政转轨时期偏离制度设计者的目标模式而发生了市场化、本土化的适应性演化,最终在高速增长时期开始呈现出日本型企业制度的全部现代特征。
权证是一种权利凭证,约定持有人在一定期间内,有权利(而非义务)按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等方式收取结算差价。权证可分为认购权证(又称看涨期权)和认沽权证(又称看跌期权)。认购权证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约定时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购买特定数量的标的证券(以下又称正股)。认沽权证持有人有权利(而非义务)在约定时间内以预先约定的价格向发行人出售特定数量的标的证券(以下...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即到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注意发挥和运用税收手段。税收是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经济基础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改善息息相关。1994年我国实施了分税制改革,经过7年的运行,不仅初步建立了税收的分级征收和分级管理的制度,...
 家族企业在各国经济生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公司属于家族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族企业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创造相当多的财富,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家族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大都年龄已近晚年,企业经营权转移给第二代迫在眉急切。纵观世界许多国家家族企业经营权转移的情况表明,企业经营权的转移往往是企业的一个动荡时期,能否顺利转移,企业将面临着存与亡、兴...
权证(包括认购权和认沽权)的出现给证券市场注入动力,同时也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金融工具。当非流通股股东以权证的对价方式取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时,应按照2005年11月财政部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由于权证核算在我国尚属摸索阶段,笔者就以下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以期为非流通股股东正确和准确核算权证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所谓商号,是厂商名称的简称,亦称企业名称。它是商业企业法人的符号,是区别于其它商业企业、被社会识别的标志。同时,也是商业企业法人以自己的名义和独立的主体资格进行商品流通经营活动,并承担责任的标志。通常它可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后取得法律的承认,在一定的区域内受有关法律的保护。商号权是指企业对其商号享有的权利,商号权主要包括商号权利人的使用权、禁止他人使用权、转让权,许可他人使用权。
   政府保证是东道国政府与外商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协议中的核心内容,它关系到融资能否成功,基础设施项目能否顺利通过建设、经营阶段无偿转让给政府,它在整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中起着关键的保障作用。可目前仍有一些国家的理论界和实务界认为政府保证就是一般民事担保,政府保证与国家主权豁免原则相悖,因而不敢做出政府保证,致使不少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夭折。本文就针对这些认识进行矫正探析。
近年来,境外私募股权基金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境外私募股权基金如何规避中国政府对外资投资于特定行业的限制,以及如何规避中国政府的资本项目管制等进行了剖析。对于试图实施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而言,它们可以在私募股权基金的帮助下,通过红筹模式、盛大模式和境外期权模式等方法规避政府管制;对于试图投资于A股上市企业的境外私募股权基金而言,它们可以通过借道外资银行或地下钱庄...
 当代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经过70年代的发展,至80年代形成高潮,进入90年代仍如火如荼。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首先需要对“金融创新”有一个定义,“金融创新”基本上是源于创新理论的倡导者熊彼特(J.A.Schumpeter)的观点。“金融创新”是指通过金融工程师的活动,使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根据这一表述,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
如何认识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开的理论界限,其具体结构应该是怎样的?这是当前改革的实践向理论工作者提出的难题之一。能否圆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对改革进展的关系甚大。本文以全民所有制为对象,在只考虑国家与企业二元关系的条件下,对以上问题作些初步的分析,以求教于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同志们。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作为法的范畴,反映了经济关系中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的关系。生产资料的
  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指税收行政主体根据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税收行政活动过程中对作为或不作为以及怎样作为进行选择的权力。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主体,即有权行使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政机关。按照目前我国财政体制划分的具体职责,税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主体包括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等三个部门及其各级管理机构。
   股东投票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长久以来一直是评论者讨论的主题。理论上,投票权利提供给股东一种保持对公司管理进行控制和惩戒不良公司管理者的强有力手段。然而,股东投票作为一种集体行为,有着天然的局限性,实践中往往存在着诸多障碍,影响其作为该种手段有效性的发挥。特别是在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国有非流通股占有绝对控制地位等现象较为严重的现实情况下,中小股东常常无法拥有充分的表决权与话...
浅析控制权成本与收益     成本  控制权       < 2008/11/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公司治理理论研究中,控制权收益一直是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课题。在现有文献中,由于把控制权收益的看成对中小股东的侵害,造成了控制权收益与中小股东法律保护、控制权收益的可持续性实现以及市场均衡之间都存在悖论。而本文定义控制权收益为在公司利益中,由于控制性股东获得和维持控制权所付出的成本而应得到的补偿收益,是控制权的风险溢价。本文从控制权的成本出发,探讨控制权收益的来源,为正确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