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旧石器时代考古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会议中心 旧石器时代考古相关记录24条 . 查询时间(1.893 秒)
2023年7月2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十讲《东北方的万年拼图——黑龙江旧石器考古十五年来的新进展》在线上进行。讲座由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有骞研究馆员主讲,河北师范大学赵海龙副教授主持,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陈全家教授点评。来自国内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0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3年5月31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八讲《百万年人类史的考古实证——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的发掘和发现》在线上进行。讲座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的发掘领队陆成秋副研究员主讲,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兴龙研究员主持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进行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6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陆成秋从遗址概况、发掘情况、发...
2023年4月2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报告第七讲”「象」往跋山,石器流传——以跋山为例浅谈山东地区旧石器考古进展”在线上进行。主讲人为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李锋研究员主持此次讲座,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陈福友高级工程师进行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学者、学生在线上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3年2月22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五讲《从川西高原到四川盆地——四川旧石器考古的进展与思考》继续在线上进行,这也是2023年该系列讲座的第1讲。讲座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喆轩副研究员主讲,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吕红亮教授主持此次讲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王幼平教授进行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6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3年3月30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业委员会系列讲座第六讲《攀登“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旧石器考古新发现》继续在线上进行。讲座由兰州大学张东菊教授主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晓凌研究员主持此次讲座,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考古专委会主任王社江研究员点评,来自国内众多考古科研单位和高校的160余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2023年1月7日,青海高原三江源科考发现打制石器学术交流座谈会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实验室举办。首都师范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雷兴山教授出席并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裴树文作为特邀专家出席座谈会,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王涛、陈宥成、李文成等考古学专业教师及研究生代表参加座谈。
2022年6月25日晚,三明市万寿岩遗址保护中心副主任朱凯受邀在人文学院作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坚定文化自信——万寿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的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葛威主持,历史系教授张闻捷、档案馆副馆长靳小龙、历史系助理教授易冰等参加。
2022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此次会议聚焦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蔚县下马碑遗址第6层堆积距今4.1万至3.9万年,考古发现赤铁矿石、火塘及其周边散落的石器、骨器及动物化石碎片等。根据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分析,确认一处富集赤铁矿的染色区,部分赤铁矿石表面发现摩擦痕...
2021年9月27日,“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在国家文物局召开,会上发布了山东沂水跋山遗址、河南鲁山仙人洞遗址、四川稻城皮洛遗址等3项旧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成果。
2020年12月9日上午,丝路沿线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暨甘肃发现旧石器100周年研讨会在兰州召开。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甘肃省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办,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旧石器时代人类演化与遗传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
2020年10月30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甘肃夏河白石崖溶洞遗址、青海都兰热水2018血渭一号墓等2项重要考古成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出席会议。
2020年1月12-13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19年度田野工作汇报会在临淄工作站举行。本次汇报会涉及20余项田野工作,遗址覆盖面广、时代跨度大,虽然配合基建项目较多,但课题意识强,数字化与科技手段运用广泛,文保工作和公众考古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项目负责人多为青年领队或执行领队,充分展示出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新风貌。
2020年1月11日,“2019年度四川省考古工作报告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等纷纷披露了2019年度考古成果。甘孜发现20多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大邑高山古城遗址植物遗存综合研究进展等成果,吸引了现在考古爱好者的关注。
2019年1月11日,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博物馆承办的2019年四川省考古工作报告会在成都博物馆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国内高校、文博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考古研究员参加报告会,围绕2019年四川省考古的成果和收获进行讨论,总结经验,展望未来,进一步推动四川省的考古、研究、保护和利用工作。
石制品分析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青年科研工作者和学生在石制品分析方面的定量研究能力,促进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旧石器时代人类生存与演化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定于2019年10月19—20日举办石制品定量分析研讨班。本次研讨班主讲教师为中国科学院国际访问学者Steven Kuhn教授,Kuhn教授任职于美国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