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息处理技术 >>> 信号检测 参数估计 数据处理 语音处理 图象处理 信息处理技术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学术机构 信息处理技术相关记录93条 . 查询时间(2.384 秒)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科之一,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授权点,198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始人为著名信号处理专家、IEEE终身Fellow、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何振亚教授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著名水声信号处理专家陆佶人教授。学科多年来一直是我国信号处理的研究中心之一,长期坚持在国防和民用的多个领域从事前沿信息科技的基础...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我国最早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学科之一,1981年成为首批博士授权点,1986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被批准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始人为著名信号处理专家、IEEE终身Fellow、国家八五攀登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何振亚教授和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著名水声信号处理专家陆佶人教授。学科多年来一直是我国信号处理的研究中心之一,长期坚持在国防和民用的多个领域从事前沿信息科技的基础...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的创建,可追溯到1923年我国最早设立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电信技术专业。经过历代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科目前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国家重点学科。作为东南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本学科将创建国际一流学科作为近期自身发展的定位,致力于构建有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营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科研与教学氛围,围绕本学科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与国家重大需求展开研究;并始终将为国家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专业人才、...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是1990年经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内配套资金,在东南大学建立的国内高校中唯一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本实验室于1995年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并开放运行,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目前已成为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的移动通信科研机构。目前实验室主任由IEEE Fellow、国家863计划“十二五”...
信息工程是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向传统信息产业迅速渗透,并与之深度结合的新兴专业,涉及信息处理、信息传输、通信网络、无线通信、计算机通信、信息系统等众多的内容。本专业目前研究方向包括通信与网络信号处理、语音技术和应用、图像/视频信号处理、电磁能量装换与处理、低功耗数字系统设计等。
通信工程是关注信息的产生、传输、以及应用的新兴学科;课程不仅涉及信号处理的基础理论、通信原理、电磁场基础,还包括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微波工程等前沿应用技术。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先进微波与射频技术,类脑算法设计,通信与计算融合技术等。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前身源于南京化工学院1994年成立的自动化与计算机系,2001年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了南京工业大学,2002年由原两校的相关专业成立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8年更名为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15年因学校学部制改革更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系、基础教学部和实验教学中心。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1979年9月成立于安徽省合肥市,是全军首批本科教学评价优秀单位、全军人才培养先进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电子对抗分会挂靠单位,具备武器装备承制单位资格(第一类),是军队“2110工程”持续重点建设院校。2017年6月,划归国防科技大学建制领导,调整组建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对抗学院。学院形成了初级指挥与中级指挥培训相互衔接、学历教育与任职教育相互支...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前身是哈军工电子工程系,目前是国防科技大学电子信息领域重点院系,从事电子信息的产生、传输、识别、处理、对抗、仿真等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曾培养出郭桂蓉、杨长风、吴曼青等一批国内、军内知名学者。学院设有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 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10余个国家、军队、省级科研基地。学院建设有电子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特别建设有电子技术创新实践基地,...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ISSN 2096-5931;CN 10-1576/TN)创办于1975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主办的专业学术期刊,工业和信息化部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始建于1957年,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多年来,中国信通院始终秉持“国家高端专业智库 产业创新发展平台”的发展定位和“厚德实学 兴业致远”的核心文化价值理念,在行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政策、标准和测试认证等方面发挥了有力支撑作用,为我国通信业跨越式发展和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壮大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参与设计和研究能力、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以及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
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1987年由国家计委批准筹建,1989年底建成,1990年2月通过国家验收,199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自实验室建成以来,实验室共参加四次国家级评估(1991年、1994年、2000年和2005年),均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十周年和二十周年纪念大会上,实验室均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集体”,张仁和院士被评为“国家重点实验室...
信息工程实验室面向信息大类各专业,全面支持学校2012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专业21门课程的实验,同时支持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实验室拥有高性能服务器、三维扫描仪、机器人平台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年服务实验人时数达到6000人时。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建设,信息工程实验室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图形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等领域形成了学科特色,对于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信号处理实验室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随机信号分析和信号处理课程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四部分。信号与系统实验平台主要承担基础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与系统》《信号处理与系统课程设计》等的实验教学任务,将仿真演示验证实验扩展为硬件平台上的演示验证实验,使学生对信号产生及系统构成形成直观认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平台主要由DSP教学实验系统、计算机、数字示波器和频谱分析仪的设备构成。主要承担《数字信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