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核聚变工程技术 >>> 聚变堆工程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人物 聚变堆工程相关记录27条 . 查询时间(2.674 秒)
罗广南,男,1964年10月生,博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氢能源和氨应用研究中心副主任。
曾正魁,男,湖北科技学院核技术与化学生物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电子邮箱:zengzk@hbust.edu.cn。
郑国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0年11月出生。2004年至2010年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学习,获得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及博士学位。主要从事聚变堆设计、先进偏滤器位形和物理、运行集成模拟和等离子体控制技术等研究。2015年任控制与信息研究室副主任,2017年任研究员和控制与信息研究室主任。ITER集成模拟专家组、CFETR总体组和IAEA偏滤器概念技术会议组成员等,目前主持一项国家磁约束核聚...
栗再新,研究员,1972年11月出生于山西。1995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物理系,2003年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获博士学位。从事聚变堆设计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聚变堆中子学、聚变中子活化和停堆剂量分析、中子基准试验等。研究成果:从事聚变中子学物理设计和模拟工作,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几项ITER国内配套研究课题,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十余篇。
教育背景:博士学位 2013 清华大学 核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 2008 上海交通大学 核工程与技术。
男,博士,四川成都人,1965年9月出生。现任东华理工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专业工作聚变堆物理和核工程设计研发。1987年获清华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获硕士学位获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07年获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4年被聘为研究员。至今在国内外杂志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部级二等奖二次,...
教育经历:2008/09 - 2013/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工学博士,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导师:吴宜灿 教授;2004/09 - 2008/0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理学学士,近代物理系。
宋云涛,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常务副所长,先后在日本原子力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圣地亚哥聚变国家实验室、法国原子能总署等国际著名机构从事超导聚变工程研究工作。目前担任中法联合实验室主任、中俄超导质子联合研究中心负责人、金砖国家大科学装置合作委员会中方负责人、中日聚变堆工程与技术研究合作中方负责人、美国等离子体与核聚变科学委员会常委、美国聚变工程大会副主席和国际射频大会主席等职务。主持并承担了...
叶民友,双博士学位(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理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生院能源工程科学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1994年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生院能源工程科学系终身文部教官;2001年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研究员;2001年至2011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
叶民友,双博士学位(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理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博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生院能源工程科学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1994年任日本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生院能源工程科学系终身文部教官;2001年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研究员;2001年至2011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优秀...
赵江涛,职称:副教授,硕士指导教师: 核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能源动力(专业学位) 。所在研究所:辐射物理与核材料研究所。研究方向:1. 离子-聚变堆壁材料相互作用的实验与模拟;2. 仿真模拟方法在核技术领域的应用。
陈红丽,198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博士学位。2007-2008年期间在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法国总部做访问学者, 2009年9月至今担任中国科大教授。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ITER专项、中国科学院重大专项以及国家核电企业研究课题共计30余项,发表学术期刊SCI论文10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能...
Dennis G. Whyte Professor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gnetic Fusion Energy: Boundary plasma physics, advanced plasma confinement regimes in tokamaks, plasma diagnostics, mitigation of disrupt...
Anne White Cecil and Ida Green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uclear Engineering Small fluctuations in tokamak plasmas lead to turbulence, and turbulent eddies can very effectively transport heat from the ho...
Neil E. Todreas KEPCO Professor of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nd Professor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Emeritus) Thermal hydraulic aspects of nuclear systems performance under steady-state and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