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一次能源 >>> 煤炭能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煤炭能相关记录36条 . 查询时间(3.112 秒)
李军,工学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09年4月获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做博士后科研工作, 2011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目前主要从事FCC再生器脱硝技术开发和流态化及过程强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20100470306),正在承担国家...
李军,工学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2009年4月获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进入清华大学化工系做博士后科研工作, 2011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多相复杂反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目前主要从事FCC再生器脱硝技术开发和流态化及过程强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20100470306),正在承担国家...
于敦喜,男,1975年2月生于湖北省广水市,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副博士生导师(导师代码: 2604)。1999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学士学位并留校,此后一直工作于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破格聘为副教授。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5.09 - 1999.06 华中理工大学 本科 ...
陈勇、博士、研究员、百人计划。 专业方向,洁净煤技术。共发表论文98篇,其中核心学术刊物论文50多篇、SCI、EI论文近30篇,国际会议论文集30多篇;获专利5项,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团队,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双文明标兵和广东省劳动模范,1999年获广东省环保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度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杨芳晓          < 2008/1/7
个人简介 杨芳晓,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2年5月生,江西高安人。1995年11月获得美国匹斯堡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先后在美国匹斯堡大学、维吉尼亚大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Resodyn Corporation、等研究机构,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及其应用的研究。近五年来,获得了14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农业部(USDA)、环保署(EPA)、国防部(DOD)、能...
李龙清,生于1957年5月11日,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井设计理论、资源系统工程、工程技术经济。正式发表出版矿业工程、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学术论30余篇。《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的关系》,获宁夏首届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二等奖。《韩城矿区3号煤综采面片帮冒顶防治措施》、《区段平巷维护费用计算方法分析》、《关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考》等论文分获西安矿业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优秀奖等。
索永录,教授,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坚硬煤层开采技术、工作面高产高效技术及矿业系统工程。负责完成了“坚硬煤层大放高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研究”等7个科研项目,出版《坚硬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专著一部,在《煤炭学报》等发表“综放开采坚硬顶煤预先综合弱化方法研究”等论文30多篇,获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厅局级科技奖多项。
伍永平,1962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采矿工程、岩层控制和巷(隧)支护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获国家专利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教学与科研基础上,出版《巷道支架设计与实验》专著1部。
黄庆享,生于1966年12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山压力及岩层控制理论与技术。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陕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厅局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50余篇。
侯忠杰,1942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致力于特殊条件下安全开采研究和西北地表厚松散煤层顶板管理及涌水溃沙灾变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出版著作教材6部,获国家、省级和省教委科技进步奖7项。目前,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2项横向科研项目。
赵广播,男,1962年12月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物料干燥、复合燃烧、工业型煤等。发表论文60余篇,获发明专利一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成果有物料干燥特性和传热特性的研究,首次提出流化床加煤粉和链条炉排加煤粉复合燃烧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工业型煤燃烧特性和成套技术的研究等。
陈冬林,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煤燃烧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过10多项电力科技攻关项目,2项目省级项目,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省科技进步1、3等奖各1项,厅局级科技进步2、3等奖各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其中,被SCI、EI、ISTP分别收录6篇、4篇、1篇,目前正合作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李争起,1967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洁净煤燃烧、气固两相流动、烟气脱硫。从1990年起主要从事于浓淡煤粉燃烧技术的机理及工程应用的研究,与同事们一起努力研究出拥有我们自己知识产权的高效、稳燃、低污染、防结渣、防高温腐蚀的煤粉燃烧技术,提出了风包粉煤粉燃烧原理,并获200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及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孙绍增,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洁净煤燃烧技术、生物制可资源化利用等。多年来,结合所承担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电力公司课题以及各个锅炉制造厂和电厂委托课题,致力于燃烧理论和燃烧技术、两相流动以及大气污染物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和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7...
吴少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从事清洁煤燃烧及炉内传热的研究。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参加编写的全国统编教材《炉内传热》96年获全国省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开发研制的风控浓淡煤粉燃烧技术获得了2000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风包粉”系列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及推广获黑龙江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