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一次能源 >>> 煤炭能 石油、天然气能 水能 风能 地热能 生物能 太阳能 核能 一次能源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11-225 共查到人物 一次能源相关记录258条 . 查询时间(1.056 秒)
徐刚、博士、研究员、百人计划。 专业方向, 太阳能光热转换材料与制备;新型光伏薄膜材料与系统;太阳能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建筑节能中新材料与新技术利用。 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有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中科院“百人计划”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装备研制项目1项,粤港招标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州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以及与企业横向合作项目3项。
袁振宏,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生物质能生化转化技术(生物柴油、燃料乙醇、沼气等)、生物质能资源开发(能源植物和藻类等)、我国生物质能源及其开发技术的发展战略(技术经济评价、发展方向、路线图和政策等)和中国生物质能CDM项目等。 长期从事生物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包括: 生物质能生化转化技术(生物柴油、燃...
游亚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方向, 波浪理论、聚波理论及波能转换的水动力学;非线性随机波浪运动、能量传递及收集;波能装置的优化设计。主持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海洋波浪能独立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2003-2006)。 主持国家科技部“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00kW岸式波浪能电站研建”(1997-2001)。
李戬洪、硕士、研究员。 专业方向,太阳辐射及光谱选择性原理研究与应用。先后主持三项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科技攻关项目。其中,“100kW太阳能空调及供热综合示范系统”是我国首座大型实用性太阳能空调系统;“热反射船用涂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超过攻关技术指标,被应用于海军舰船和大型油库。
马隆龙,主要从事生物质能、热能利用和工业节能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包括生物质热解、气化,固定床、流化床气化炉设计及气化工艺,生物质供气、生物质气化发电关键技术和系统优化集成,生物质发电及热电联供;能源战略研究,工业节能技术。主持了多项国家 “863” 和攻关项目、广东省研究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水平较高的科研成果和较大的经济效益。
吴创之 男,1965年11月生,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生物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质能技术开发中心副理事长,太阳能学报、燃料化学学报、过程工程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中文核心期刊编委。长期从事生物质能转换过程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是国家“十五”863课题“生物质气化发电优化系统及示范工程”课题主持人。先后参加并主持了国家...
陈勇、博士、研究员、百人计划。 专业方向,洁净煤技术。共发表论文98篇,其中核心学术刊物论文50多篇、SCI、EI论文近30篇,国际会议论文集30多篇;获专利5项,1999年度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优秀团队,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双文明标兵和广东省劳动模范,1999年获广东省环保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度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张文楠          < 2008/1/7
个人简介 张文楠,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领域方向带头人,百人计划候选人。男,1962年11月生,湖南常德人。1995年10月获得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能源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至2007年,先后在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瑞典中部大学等研究机构学习或工作。担任瑞典中部大学高级讲师,第四次欧盟框架计划项目课题项目总主持,第六次欧盟框架计划项目审题专家,瑞典中部大学生物能源研究组组长。从事循环流化床、生...
杨芳晓          < 2008/1/7
个人简介 杨芳晓,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2年5月生,江西高安人。1995年11月获得美国匹斯堡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先后在美国匹斯堡大学、维吉尼亚大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Resodyn Corporation、等研究机构,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及其应用的研究。近五年来,获得了14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农业部(USDA)、环保署(EPA)、国防部(DOD)、能...
咸漠          < 2008/1/7
个人简介 咸漠,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男,1967年6月生,吉林人。2001年获吉林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7年,先后在法国国家研究中心(CNRS)和密歇根州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生物催化合成化学品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参加的国家、省级、横向项目15项,在PNAS,JACS 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其中有20篇被SCI收录。主要研究兴趣为酶的筛选、进化、反应机理,多酶系组...
生物制氢团队          < 2008/1/7
团队负责人简介: 郭荣波,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7-2005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1年德国环境与健康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5-2007年德国马普陆地微生物学研究所,马普奖学金获得者,2007至今,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方向:生物太阳能电池制氢技术:基于生物光合作用原理,发展光合电子传递链活性抑制技术和电子转移技术,解决制约微藻光解水制氢的技术障碍,研制生物太阳...
生物液体燃料团队          < 2008/1/7
团队负责人简介:杨芳晓,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2年5月生,江西高安人。1995年11月获得美国匹斯堡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先后在美国匹斯堡大学、维吉尼亚大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Resodyn Corporation等研究机构,致力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及其应用的研究。近五年来,获得了14项来自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农业部(USDA)、环保署(EPA)、国防部(DOD)...
马玉久          < 2008/1/7
个人简介 马玉久,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9-1993.7,就读于江苏科技大学热能动力机械设计与装置专业。1993.03—2002.05在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船舶设计研究所从事船舶设计建造工作。2002.05—2006.08,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室任高级研究助理,做为项目主要人员参加完成国家十五863科技攻关计划、中国科学院重大方向创新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等多...
张恩强,1957年生,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矿山开采方法及矿山压力的教学科研工作,承担各项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为采矿工程与岩层控制。主要讲授“开采方法”、“岩石力学”、“特殊开采与环境保护”。
李龙清,生于1957年5月11日,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矿井设计理论、资源系统工程、工程技术经济。正式发表出版矿业工程、经济管理和教学研究等学术论30余篇。《回采工作面年推进度的关系》,获宁夏首届理论与实践优秀论文二等奖。《韩城矿区3号煤综采面片帮冒顶防治措施》、《区段平巷维护费用计算方法分析》、《关于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几点思考》等论文分获西安矿业学院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优秀奖等。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