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凝聚态物理学 >>> 晶体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晶体学相关记录50条 . 查询时间(3.777 秒)
吴秀玲,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显微学会理事,湖北省电子显微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公派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法国贝尔福-蒙贝利亚大学,高级研究学者。主要从事材料和矿物的晶体结构及晶体化学、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矿物材料的微结构及超微结构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项目3项。发表论文120篇, 其中SCI收录45...
赵宇军,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浙江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1999年3月浙江大学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攻读博士期间在日本静冈大学作为交流学生访问一年。1999年4月至2004年10月分别在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Univ.)Freeman的研究组和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NationalRenewableEnergyLaboratory)的AlexZunger研究组做博士后研究。2004...
侯志林,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于1987年9月入湖南省湘潭大学物理系理论物理专业就读本科,1991年7月毕业并获优秀毕业论文称号;于1991年至1997年间就职于湖南省安仁县中等农业技术学校;1997年入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系凝聚态物理专业就读硕士。硕士期间获1999年度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奖和优秀研究论文奖,2000年4月毕业留在华南理工大学物理系工作;2002年开始攻读博士,于2005...
吴舒婷,福州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手性调控、功能配位聚集体、晶体工程。目前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包括: 配位聚集体系的光调制对称性破缺机制;手性配位聚集体的对映选择性合成与分离;功能配位聚集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基于配位化学的晶体工程与软物质研究。主持的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圆偏振光对手性配位聚合物立体构型的调控机制(21671041)2017-2020;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基...
贺蒙正,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得凝聚态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02-2004年在德国马普固体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2月加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历任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2015年起被中国科学院大学聘为岗位教授。博士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新型无机晶体的探索,侧重于晶体结构研究,特别是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和电子晶体学方法研究新材料的晶体结...
刘锋,200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2012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科学系进行博士后研究,毕业至今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物理系,2016年晋升教授职称,从事物理学教学、科研工作。到目前为止,共发表SCI论文50余篇,引用超600次,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主要工作包括:a、进行了自然结构色的机理研究及光学仿生系列工作,论文发表于Phys. Rev. E, Opt. Express, 以及J. Opt....
陈之战,性别:男,部门:数理学院,聘任技术职务:研究员,学位:工学博士学位。学历:研究生教育。毕业院校:西北轻工业学院联系电话:1391089580电子邮箱:zzchen@shnu.edu.cn办公地点:第二教学楼331室通讯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桂林路100号研究方向(1)碳化硅晶体生长研究(2)碳化硅光电器件研究(3)半导体器件仿真。
刘福生教授,江西宁都县人,深圳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中国物理学会X射线衍射委员会委员
廖清华,1968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物理系副主任,江西省物理学会理事和江西省光学学会理事。以第一作者或导师通信作者发表SCI或EI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主持省级项目多项。
刘廷禹,教授,IEEE Transactions on Nuclear Science和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特邀审稿人,上海市硅酸盐学会会员,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是功能晶体及表面的缺陷和色心理论及应用、第一性原理理论与应用。
刘翠霞,副教授,西安工业大学材料与化工学院。她现从事红外晶体生长及计算机模拟研究工作。科研项目:[1]2011.5-2016.5,多组元合金及其结构件铸造过程的凝固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来源单位为国家科技部,94万。[2]2011.1-2013.12,多元合金固-液界面能随合金成分和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来源单位为国家自然基金委,38万。[3]2013.7-2015....
李方华,女,1932年生。1956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大学物理系。1982-198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应用物理系任访问学者半年。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电子显微学报>、<中国物理快报>、<物理学报>等期刊编委。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李守义,现为河西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参加和完成国家自然基金5项,主持河西学院校长基金一项;主持完成《电动力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曾获得过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甘肃省一等奖,获河西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两次(参与),河西学院教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优秀班主任奖(两次)。先后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等国内外专业期刊发...
杨云霞,1979年11月生,副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他的研究方向为包合物晶体结构及弱相互作用研究。代表性论文:1)Yunxia Yang, Ke Li, Surong Luo, Qi Li,Self-assembly of a novel functional molecule: 1,2,4,5-tetra(p-hydroxyphenyl)benzene,Journal of Molec...
尤玉,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副教授。2008/4 - 2014/3在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和多元物质科学研究所留学/工作。主要从事氮化铝体单晶生长技术开发、alpha氧化铝薄膜取向控制生长和Ba基beta氧化铝固体电解质薄膜的制备等工作。2013年和日本东北大学Hiroyuki Fukuyama教授共同采用热氮化法首次成功合成了氮化铝体单晶(J. Am. Ceram. Soc., ...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