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心血管病学 呼吸病学 结核病学 胃肠病学 血液病学 肾脏病学 内分泌学 风湿病学与自体免疫病学 变态反应学 感染性疾病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内科学 贫血相关记录5条 . 查询时间(0.281 秒)
当地时间2023年6月26日,美国跨国药企强生公司(JNJ.US)旗下杨森制药公司(Janssen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宣布,在其针对超罕见疾病——早发性严重胎儿和新生儿溶血性疾病(HDFN)的2期临床试验(UNITY)中,超过一半接受尼波卡利单抗(nipocalimab)治疗的孕妇在胎龄达32周且没有接受胎儿宫内输血(IUTs)的情况下活产。
镰状细胞性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主要发生在非洲裔人群中。它是由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这种突变导致红细胞变硬,并迫使它们变成镰刀状。然后,这些变硬的细胞会阻塞血管,给患者带来痛苦,有时还会导致器官损伤或中风。近日,两篇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中,来自两个独立的研究团队在针对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基因疗法试验中取得了成功。
日本京都大学计划利用由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制成的血小板,开展一项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相关申请已提请日本政府审批。血小板是大量存在于血液中的无核盘状小细胞,可在止血、伤口愈合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血小板来源依靠献血,会受到供体不足和保存期限等因素的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血小板减少、容易出血的难治疾病。
荷兰鹿特丹埃拉斯默斯医疗中心2010年8月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特殊蛋白质,可用于治疗遗传性贫血症。
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所日前宣布,该研究所与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共同开发出了一种针对贫血的新型疗法,这种疗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贫血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长素(EPO)的合成能力。 据该研究所介绍,正常人的肾能够自行分泌一种名为促红细胞生长素的激素,这种激素在红细胞的合成过程中必不可少。一旦EPO分泌不足,红细胞的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人体处于贫血状态。现在通用的治疗方法是定期注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