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植物营养学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国际动态 植物营养学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2.448 秒)
近日,植物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The Plant Journal在线发表了我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生物学团队关于油菜对铵硝营养利用机制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联合植物生理和多组学技术解析了硝态氮通过整合根际和细胞内的pH平衡及加速铵的同化进而缓解甘蓝型油菜铵毒害的生物学机制,为油菜生产中合理利用铵硝氮源提供了新的认识。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土壤与肥料研究室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JCR大类二区)发表题为“Comparation of Se accumu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wo rice (Oryza sativa L.) cultivars with high- and low- Se efficiency as ...
农产品特征品质成分的挖掘和评价对于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测试样品制备过程繁琐耗时,且容易造成样品中低丰度的活性物质丢失或者破坏,不利于产品品质评价。质标所研究团队针对作物特征品质成分挖掘需求,创新利用电镜质谱分析技术,开发出原位分析和品质评价方法,为探究植物中生物活性成分时空分布信息、理解植物代谢物合成的调控机制和功能基础提供方法基础。目前,该团队已鉴定出...
基于白藜芦醇、异黄酮、染料木苷和天竺葵色素的花青素是源自大自然的植物化合物。人类日常饮食的各类蔬菜、水果和谷物,均含有不同程度的花青素。研究发现花青素有助于明显降低心脏病、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症的风险,可显著增加糖耐量(意味着预防糖尿病)。在人类更加关注健康饮食的当今世界,花青素提纯技术应用潜力巨大。
Agriculture Secretary Tom Vilsack today announced that USDA will award grants of up to $5 million to improve access to and increase participation in the 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e Program (SNAP...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里弗赛德分校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大量产生DHAR酶,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等谷物中所含维生素C的水平。这一成果为改善某些日常作物的营养价值提供了新的手段。维生素C在预防坏血病等疾病中起着关键作用,并有助于提高人体心血管和免疫细胞的功能。人体自身无法产生维生素C,通常只能通过饮食摄取。一些水果和绿叶蔬菜中虽然富含维生素C,但作为人类主食的谷物中维生素C含量却比较低。在...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张福锁教授获得由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A)颁发的“2007年度国际作物营养奖(2007 IFA International Crop Nutrition Award)”。张福锁教授于2007年5月22日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举行的国际肥料工业协会第75届年会上接受了奖章和奖金。
科学时报2007年4月2日报道,由加拿大钾磷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办的中国—加拿大合作植物营养与施肥项目北方地区工作会议日前在杨凌召开。该项目的主要目的是寻求钾肥在陕西不同作物上的生物有效性。
WASHINGTON, Dec. 15, 2006 -- Agriculture Secretary Mike Johanns today announced that USDA plans to purchase up to 12.2 million pounds of tart cherry products to be donated to child nutrition and other...
November 24, 2006,Your favorite bread, breakfast cereal or pasta might tomorrow be made with wheat flour that's more nutritious than ever.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ARS) and university scientists...
应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周志宇教授的邀请,Univ.western Australia(西澳大利亚大学)植物营养研究小组负责人,澳大利亚科研委员会专家Zed Rengel教授于2006年3月26日来到兰州,为兰州大学草业学院研究生进行为期一周的关于植物营养与动物营养方面系列前沿学术系列讲座。
2006年3月26日,浙江大学与西澳大学联合组建的“植物功能基因及营养组学联合实验室”在紫金港校区新落成的生命科学大楼成立。2005年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获得者、西澳大利亚大学教授Barry Marshall和浙江大学副校长朱军为实验室揭牌。据悉,联合实验室的研究方向是植物营养组学与根系发育生物学前沿性研究。作为双方共建的合作平台,由西澳大学出资150万元人民币购买仪器设备,双方每年出资50万元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