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太阳与太阳系 >>> 太阳物理学 太阳系物理学 太阳系形成与演化 行星物理学 行星际物理学 陨星学 太阳与太阳系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国际动态 太阳与太阳系相关记录544条 . 查询时间(1.793 秒)
近日,法国研究人员发表的一项模拟研究指出,冥王星心型区域的冰山可通过表面特征和大气过程解释。对冥王星数千年来气候和地形变化的计算机模拟重建了新视野号观测到的地貌特征。相关论文刊登于《自然》杂志。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曾经身为冥王星最大卫星的天体“卡戎”,其北极暗红色的极冠应是由被封闭的气体引起的。新发现有助于科学家解释这一极地特征的形成过程。
MIPT(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和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的物理学家们研发出一种光学技术,以“校正”来自遥远恒星的光,该技术将显著提高望远镜的性能并使其能够直接观测系外行星。其研究成果已发表在《Journal of Astronomical Telescopes, Instruments, and Systems》期刊上。在太阳系之外探测到第一颗系外行星发生在20世纪后期,现在我们已经探测到超过2,0...
采用引力微透镜技术,天文学家近期探测到一颗看上去似乎是类土星的行星,它位于银河系的隆起部分附近。新发现的系外行星的质量某种程度上介于土星和木星之间,且其主星的质量只有太阳质量的一半。详细介绍该发现结果的一篇文章在线发表在3月21日的arXiv预印刷服务器上。如果一颗恒星在另一颗恒星前面移动,更近一些的恒星的引力将使来自遥远恒星的光线弯曲,且更远的恒星将被放大。微透镜技术不依赖于来自主星的光;因此,...
Research by Rice University Earth scientists suggests that virtually all of Earth’s life-giving carbon could have come from a collision about 4.4 billion years ago between Earth and an embryonic plane...
目前,日本神户大学研究人员指出,太阳系内的气态巨行星会剥离微型行星的冰层表面,形成类似土星环的微型环,贯穿太阳系。虽然土星环结构非常精致,但是所有气态巨行星都分布着环状结构。这些环状结构不仅非常美丽,它们还提供了一个“天文培养皿”,有助于揭晓数十亿年前行星的形成过程,便于科学家进行分析。神户大学行星学系Ryuki Hyodo教授说:“观察这些环状结构,你将更好地理解太阳系的起源。”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宇航局计划2021年12月,派遣一艘机器人飞船拜访一颗小行星,从小行星表面采集大型石块,将它作为宇航员未来太空任务的轨道基地。机器人飞船将从一颗小行星表面采集较大的岩石块,将其投掷在月球轨道周围,成为未来人类登陆火星的一个目的地。这项计划被称为“小行星重定向任务(ARM)”,估计成本将达到14亿美元,其中包括:2021年12月机器人飞船发射成本。
2000年1月,一颗火球飞掠天空落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西北部塔吉什湖冰面上,撒落了约500块煤球状的碎片。据新科学家网站最近报道,为此专门组建的国际团队经过十多年研究,认为这颗陨星可能是第一个从太阳系边缘——柯伊伯带来的“客人”。
一项日前发表于《天体物理学快报》的研究表明,在绕古老恒星运转的行星上寻找外星生命可能将无疾而终,因为它们总是过于炎热或寒冷。对其他世界上生命的搜寻一直集中在所谓的“宜居带”内的行星上。宜居带是围绕恒星的一个圆环,那里有适合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这使得一些研究人员瞄准了绕红矮星运转的行星,因为它们较小的尺寸和更加凉爽的温度意味着,宜居带内的行星和它们离得更近,因此也更容易被发现。不过,来自日本东京大学的...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距离其“触摸”太阳的任务更近了一步。据NASA官网2016年7月29日消息,“太阳探测器附加任务(Solar Probe Plus)”已通过设计审查,朝着2018年夏季发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太阳探测器附加任务”将是首个飞入太阳上层大气并“触摸”太阳的任务,设计审查通过意味着,该任务将从构想和设计阶段变为最终的组装及完成阶段。接下来,负责这一任务的...
据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官网2016年7月12日报道,天文学家在海王星外的柯伊伯带里,新发现了一颗轨道超长的矮行星。其出现将帮助揭示行星形成早期的情况,并促进人们了解太阳系“年轻”时的状况。遵照2006年国际天文学大会对矮行星的定义,这是一类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并不是行星的卫星。目前最著名的矮行星,就是从太阳系大行...
英国《自然》杂志及《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016年6月29日公开发表的两篇行星科学论文,对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黎明”号探测器经过谷神星时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全新分析,揭示了这颗矮行星的神秘亮斑及其表面以下的组成成分。论文指出,虽然时间可能很短暂,但谷神星的次表层中或存在一些液体。谷神星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这颗星表面较为暗淡,点缀着超过130个亮斑,其中最显著的分布在欧卡托撞击坑附...
Graduate student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 helped helm two separate exoplanet discoveries that could expand researchers' understanding of how planets form and orbit stars.Kev...
Exploring a Frozen Extrasolar World     Frozen  Extrasolar World       < 2016/7/15
A video about the discovery and study of WISE 0855 (rendered using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s Digital Universe) is available at: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T3pvWleFoU.As the Juno mi...
Newly Discovered Planet Has Three Suns     Planet  Three Suns       < 2016/7/15
If you thought Luke Skywalker's home planet, Tatooine, was a strange world with its two suns in the sky, imagine this: a planet where you'd either experience constant daylight or enjoy triple sunrise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