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内科学 >>> 胃肠病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胃肠病学 医学相关记录34条 . 查询时间(0.577 秒)
2023年5月3日下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创新厅会议室举行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中心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二期普通外科内镜医师培训班开班仪式。党委书记杨汉丰,毕业后培训部工作人员,培训班学员、指导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毕业后培训部部长卢茸主持。
近日,2021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届上海医学科技奖共有63项医学科研成果获奖,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蔡淦教授领衔团队的“蔡淦教授运用补脾胃泻阴火治疗慢性胃肠病经验及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及龚彪教授领衔团队的“中西医结合综合微创治疗儿童胆胰疾病”荣获三等奖。
本科生依托科研大平台、科研大项目提升中医药科学研究能力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本科教学的重要改革和探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9级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张晟安同学两年前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脾胃病研究所代谢性炎症的方证病理学课题组,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跟师门诊,积极参与课题组科研工作,从阅读外文文献、参与文献汇报开始训练,利用一年时间掌握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基本实验技术。
2022年8月12日,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召开换届选举大会,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澍田当选主任委员,党委常委、副院长吴静当选常委,消化分中心副主任李鹏当选副主任委员。
2022年7月8日,由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消化内科主办的“第十一届湖南省消化内镜及消化疾病周”、“首届长沙整合消化大会暨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分中心授牌仪式”圆满举行。
2021年12月3日,由中国老年医学会消化分会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原计划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老年医学会消化分会换届改选会改为线上举行。会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刘小伟教授继任为中国老年医学学会消化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会长。
胃癌在全世界发病率占第5位,死亡率占第3位;在中国发病率占第3位,死亡率占第2位。从病期分布来看,我国以进展期为主,50%~60%是Ⅲ期胃癌,明显高于韩国和日本。从长期疗效来看,日韩的5年生存率可达60%~70%,而我国仅为35.9%,界于日韩和欧美之间。近15年来,随着诊疗规范化,尤其是新药开发与手术技术的进步,我国胃癌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8.7%,在高发的前十大恶性肿瘤中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10年来,东欧、拉美和亚洲国家的IBD发病率增长迅速,致使其已成为全球性疾病。随着其发病率的逐年升高,国内外关于该病的研究越来越多。笔者现针对2020年IBD领域的相关...
结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死亡率很高。结肠癌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的内源性硫化氢作为一种重要的气体传递介质,在一定浓度下可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组织周围血管生成,对结直肠癌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设计特异性H2S响应的纳米生物材料对结直肠癌的特异性精准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浙江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周民研究员团队近年来准对硫化氢与结肠癌相关作用及特异性诊疗进行了系统地研究。近日,该团队在纳米生物材料领域...
近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医学生物信息学系王娟团队与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康禹团队合作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发表了文章A quasi-paired cohort strategy reveals the impaired detoxifying function of microbes in the gut of autistic children。他们应用宏基因组学技术,采用类配对分析...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过肚子疼、拉肚子、没有食欲等类似经历,让人真切体会到肠道不适的感受,并希望拥有一个健康肠道。不幸的是,一种叫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在我国正逐年提高,它的特征是消化道慢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便血等,而且随着病情的逐步进展,IBD 患者会出现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障碍,严重损害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被...
2020年2月25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郑乐民教授团队在Gastroenterology(IF=19.2)在线发表了题为“TMAVA, a Metabolite of Intestinal Microbes, Is Increased in Plasma From Patients With Liver Steatosis, Inhibits γ-butyrobetaine Hydroxylase...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柳叶刀·胃肠病和肝病学》(The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Lancet GH,影响因子12.85)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团队牵头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传统的中药黄连的提取物小檗碱(Berberine Hydrochloride,BBR,黄连素)具有一定的预防结直肠癌前疾病腺瘤肠...
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转化医学中心贾伟、赵爱华团队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李后开团队新近首次系统揭示了普洱茶通过改变肠道菌群结构,促进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分解代谢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近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贾继辉教授团队成员杨青副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完成的学术论文“MEK Inhibitor Reverses Metaplasia and Allows Re-emergence of Normal Lineages in Helicobacter pylori-infected Gerbils”(“MEK抑制剂逆转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蒙古沙鼠胃粘膜化生并重塑粘膜腺体”)被Ga...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