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石油化学工程 >>>
搜索结果: 1-13 共查到知识要闻 石油化学工程相关记录13条 . 查询时间(2.322 秒)
“西北地区春耕在即,我们将加快推动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投入批量生产。”2024年3月4日,宁夏石化公司规划和科技信息部经理姜磊表示。由宁夏石化研发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近日在农业农村部正式获得备案,自此,公司液体水溶肥产品具备了依法合规生产和市场销售资格。
近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牵头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非石油路线制备大宗化学品关键技术开发》“非石油路线大宗含氧化合物综合利用技术”课题验收会。国家科技部、中国化工集团、中科院高技术局相关领导,11位验收专家,课题负责人和主要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专家组组长由中国石化协会科技部主任胡迁林教授担任,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教授担任副组长。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石化11项科技成果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
中国在建三套百万吨乙烯装置之一、中国石化天津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工程的各生产装置已全部准备就绪,将于下月投料生产。为确保项目一次性投产成功,从今天(十一月二十九日)开始,质量监督人员对环氧乙烷(EO)/乙二醇(EG)装置进行最后的探伤。
2009年10月20-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2009年度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校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喜获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9年10月21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石油和化工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会暨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本年度共授奖324项,其中技术发明奖2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科技进步奖301项(一等奖51项,二等奖109项),并颁发了“青年科技突出贡献奖”。
2009年10月21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主办的“石油和化学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大会暨科学技术奖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传来喜讯,我校共有六项成果获得科学技术奖,其中有三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我校庞雄奇、卢春喜和樊建春三位教授作为获奖代表上台领奖。
由我校化工学院赵锁奇等教授与辽河石化公司联合承担的中石油重大科技专项“1.5万吨/年重油梯级分离耦合萃余残渣造粒工业示范项目” 的试运行方案,于7月3日在辽河石化公司获得审查会与会专家的认可,即将试车生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成立二十周年之际,编辑出版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四)》,展示了2001年以来的优秀成果。我校钱锋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紧密结合我国石油化工生产过程的现状,综合应用自动化、人工智能、化学工程与工艺等技术,研制开发的大型石油化工装置智能控制与优化操作技术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四)》。
作为矿物能源的石油,在工农业生产中肩负着像血液一样的重要职责,加工石油产品可以制成5000多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因此石油被称为“黑色的金子”。
记者从中国最大的铸锻件生产基地——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简称中国一重)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制的迄今世界最大的加氢裂化装置——1600吨加氢裂化反应器日前问世,这标志着中国加氢裂化反应器的设计、制造和整体组焊实力,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2008年6月13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共同开发的“离子液体法润滑油脱酸新技术”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主持的技术评议。评定委员会由侯芙生院士、何鸣元院士、舒兴田院士等15位评审专家以及来自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和炼油企业的20多位专家组成,其中侯芙生院士担任了委员会主任。 与会专家认真听取了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的技术报告、燕山分公司...
2006年12月1-2日,中国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管理部在北京昌平九华会议中心组织召开了“重油高效转化与优化利用的基础研究”973项目课题中期评估会议。 会议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于建宁处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化研究院付兴国副总工程师、兰玲教授级高工以及项目首席科学家鲍晓军教授主持。国家科技部,中石油股份公司有关负责同志,我校副校长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