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基础力学 固体力学 振动与波 流体力学 流变学 爆炸力学 物理力学 统计力学 应用力学 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力学 院士相关记录88条 . 查询时间(0.194 秒)
本征可拉伸神经形态光电子器件在高空间分辨率和多模态交互的智能视觉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构建可拉伸光敏材料,并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引入可控缺陷态是推进一体式神经形态光电系统以模拟视觉感知、适应和成像等多种功能的重要途径,对于可植入医疗设备、增强现实显示和仿生机器等下一代人工智能设备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报道的视觉仿生光电器件通常功能单一,在机械形变下性能严重下降,无法满足可穿戴和植入式电子设备的多种...
日前,教育部公布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示范活动入围名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房建成院士领衔的惯性技术创新教师团队入选。这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第三次获此殊荣。
在2023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进一步表彰在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和社会服务等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对第三届“全国创先争先奖”获得者颁发表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何国威院士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并被授予“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
2023年5月19日上午,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力学大师系列讲座第七讲(BICTAM Master Lecture on Mechanics)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Charles Meneveau教授带来了题为“大型风电场和风力机的流体动力学:从湍流边界层和涡结构基本原理中得到的启示”的学术报告。讲座通过Zoom会议室和中国力学学会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了国内外学...
2023年5月16日上午,北京国际力学中心力学大师系列讲座第六讲(BICTAM Master Lecture on Mechanics No.6)顺利开讲!本期邀请到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约克大学陕晋军教授带来了题为“智能材料及结构:动力学、控制及应用”的学术报告,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青年托举人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提教授主持。报告通过Zoom会议室和中国力学学会视频号同步直播,吸引了国内外学者1...
2023年4月20日下午,应期刊社和航空航天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原校长杨卫访问重庆大学,出席由工程学部主办的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在主教504会议室作专题报告“交叉力学——无尽的前沿”。报告会由航空航天学院副院长李卫国主持,党委书记万玲、副院长刘占芳,期刊社副社长曾忠,力学学科带头人彭向和及校内师生百余人参会。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高温天气频发,使作物大量减产,加剧粮食安全问题。挖掘作物抗高温基因资源、阐明高温抗性调控机制,以培育抗高温作物品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挑战课题。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林鸿宣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林尤舜团队合作揭示水稻高温抗性的新机制,挖掘出由TT3.1和TT3.2组成的抗高温遗传模块TT3,同时首次发现第一个潜在的高温感受器(TT3.1),其感知并传递高温信号给叶绿体蛋白...
2022年4月14日,爱思唯尔(Elsevier)正式发布2021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何满潮院士、鞠杨教授、左建平教授荣登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此次,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有8位学者入选高被引榜单。
北京时间2月10日,美国国家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NAE)公布2022年入选院士名单,本次新增111名院士及22名外籍院士。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方岱宁院士因在铁电/铁磁材料力学和极端条件下的轻质多功能结构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当选为外籍院士
2021年1月18日,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名单揭晓,共增选84位院士和20位外籍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陈掌星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结构智能集成一体化要求装备通过结构设计与集成,实现形状、性能和功能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可控变化,在不同模态或不同环境下实现变形、变性和变功能的“三变”。目前的力学超结构(超材料)已经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应用需求。智能驱动力学超结构(超材料) (Active Mechanical Metamaterials, AMMs) 是一类具有感知外界激励、主动判断并作出响应功能的材料,能够通过“感知-响应”来满足...
在中低能重离子碰撞中(一般炮弹核每核子入射能量为几十兆电子伏特),炮弹核与靶核发生碰撞后会被压缩而后膨胀。由于核子间相互作用长程吸引短程排斥的特性,反应过程中炮弹核与靶核可能会发生由原子核的液相向气相的转变,该现象被称为原子核的液气相变。不同于一般的相变,由于人们难以捕捉重离子核反应的中间态,对原子核液气相变的研究有着诸多困难。近年来,机器学习已经被引入用于研究顺磁-铁磁相变、拓扑序转变等凝聚态物...
2020年9月18日,清华大学微纳米力学与多学科交叉创新研究中心郑泉水院士研究组在结构超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工作通过巧妙的实验,揭示了石墨超滑接触的摩擦力主要来源于接触边缘,并分析了其物理机理。这一结果为理解固体间的摩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超滑器件提供了指导性的设计准则。
2020年7月30日从武汉市科技局获悉,武汉将实施院士专家引领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47名院士、37名专家将引领武汉10大高端产业发展。
流体力学家童秉纲院士逝世     流体力学  童秉纲  院士  逝世       < 2020/7/9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童秉纲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童秉纲主要从事非定常流与涡运动、运动生物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与气动热力学的研究,并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工作。“做科研不能一成不变,要不断发现新方向。”他一直秉承着与时俱进的科研理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