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实验地球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实验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4.573 秒)
日,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非课题组连续发表两篇南极地球物理探测相关成果。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Science China-Earth Sciences)和《地震研究快报》(Seismological Research Letter)。第一篇题目为“Measurement of ice flow velocities from GPS posit...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布了2021年度朱李月华奖学金评选结果。精密测量院雷友义、张华青和糜晓龙三名博士获得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奖学金。
近日,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International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ISSI)公布了2020年获批的国际团队项目名单。经过国际同行匿名评审,本年度全球共有32支团队入选,精密测量院研究员冯伟主持的”时变重力场反演与下一代重力卫星模拟”(Time-Variable Gravity Fiel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rom Present...
2019年9月25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以下简称“地学系”)张强教授研究团队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中国居民消费与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的不平等性”(Inequality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 and air pollution-related deaths in China)的论文,首次定量描述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引起...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山脉和高原的高程变化能为岩石圈的垂直运动提供指示或者约束,定量重建古高度不仅可以恢复山脉和高原的隆升过程,同时对于理解构造-地貌-气候的演化及其相互作用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大气降水高程效应提供的δ-高度关系,用地表形成的自生矿物中δ18O或δD来估算古高度已经广泛应用于青藏高原、内华达、安第斯等地区。然而,由于地层中可能缺失合适的自生矿物,加上矿物形成时温度和蒸发条件的差异以及沉积后同位素交换导致...
早期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东部晚中生代到新生代经历了岩石圈的破坏(减薄),然而克拉通西部具有负的布格异常、低的地热流值,标志着华北克拉通西部仍然是稳定的,特别是鄂尔多斯块体。克拉通西部由北部的阴山造山带和南部的鄂尔多斯块体组成。河套地堑位于鄂尔多斯块体和阴山造山带之间,目前沿北西北-南东南向拉张。地堑从渐新世开始发育,并伴随着鄂尔多斯块体北缘的抬升。然而,是什么样的动力机制使得地堑拉张的同时,稳定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