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考古学史 考古技术 中国考古 外国考古 专门考古 考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考古学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2.547 秒)
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八批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认定名单,山东大学考古学科组织申报的“古环境重建与生业考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荣列其中。
2022年12月,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经申报、审核、评审、公示、审定等程序,甘肃省图书馆推荐申报的师有宽、何谋忠获此殊荣。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分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技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医药、民俗、曲艺等10个项目类别,共142人。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王青教授“邾国故城遗址的考古发现与综合研究”课题获准立项。
2022年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表彰了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李海波同志获得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并参加会议。
2022年6月7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邓超一行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进行专题调研和座谈。文研院院长李六三,副院长许言、乔云飞,办公室(人事处)、科研与综合业务处、预算财务处、文物保护工程所、文物保护修复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2022年4月12日,国家文物局文物古迹司(世界文化遗产司)邓超副司长赴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文研院)调研。文研院院长李六三主持调研交流会,院相关部门人员参会。
2022年3月3日上午,李六三带队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研究中心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开展实地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参观了化学分析实验室、碳十四化学年代实验室、考古与文物保护实验研究工作部、文物修复保护研究工作部、古代DNA实验室、人骨研究整理室、植物考古整理室、动物考古整理室等实验室。调研组详细听取了负责人对实验室设备型号功能、科研成果应用的详细介绍,与工作人员就检测方法、修复工艺、文物保护措施...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霍巍教授领衔的“西南区域高校考古课程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单位。为文博考古类2个项目之一。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与技术前沿论坛123期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战略研究——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院士论坛在山西大同开幕。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成会明院士担任论坛执行主席,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杨卫院士,复旦大学杨玉良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
2021年7月17日下午,厦门大学“文化遗产保护学术论坛”第2讲暨2021年短学期校外专家研究生讲座成功举行。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中心主任杨蕊副研究馆员担任本期主讲嘉宾,做了题为“古代壁画的保护修复——以洛阳关林唐墓壁画修复保护为例”的线上学术讲座。本次论坛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朱展云副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80余人参加。讲座伊始,杨蕊主任介绍了两座唐墓的概况以及墓内壁画的分布,对壁画价值进...
2021年5月28日晚,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兼职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泓教授在厦门大学南光-101成功举办“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以哈民忙哈遗址的古人口学研究为例”的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张闻捷教授主持。朱泓教授首先介绍了哈民忙哈遗址的概况。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处西辽河平原中...
2021年5月27日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技中心主任刘建国研究员为厦门大学考古学专业师生带来题为“中国史前治水文明研究”的精彩讲座。华侨大学王怡苹和王琳老师、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新天、葛威、付琳、魏凯、邓婉文、刘翀等老师及考古专业本科生、研究生50余人参加讲座。讲座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七星河流域聚落分布及人地关系、江汉平原重要聚落人地关系分析、良渚古城外围水利工程分析和成都平原史前古城遗...
2021年5月21日下午,原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先生受厦门大学历史系之邀,为厦门大学师生做了题为《印尼“黑石号”沉船及其文物的综合研究》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主任张侃教授主持,出席讲座的还有王新天老师、刘淼老师等。陈克伦先生是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78级校友,先后任职于浙江省博物馆、复旦大学、上海博物馆,曾参与组建复旦大学文博系,并于2009年被增聘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陶瓷组委员、长...
2021年5月23日19:00点,南京大学考古文物系赵东升副教授在厦门大学南光一320为厦门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百越地区对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贡献》的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张闻捷教授主持,出席讲座的还有魏凯老师、刘翀老师等。赵老师以认识中原族群和百越族群的关系入手,将核心放在社会复杂化和中原化进程的探讨上,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讲座。首先谈到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最早的中国的问题,赵老...
日前,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启动。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考古研究所、陈仓区博物馆联合考古发掘的“宝鸡陈仓下站秦汉祭祀遗址”考古项目入列初评。同时参评的还有其他各发掘资质单位申报的31个候选项目,评选活动办公室将组织投票推荐产生20项进入终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