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生理学相关记录265条 . 查询时间(1.148 秒)
小麦是我国的主粮作物。近年来,土壤镉污染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提高小麦植株的镉毒抗性同时降低镉在小麦籽粒中的富集能够有效降低人体重金属镉摄入风险。因此,筛选小麦植株镉毒高抗且籽粒低镉积累品种,并探明相应的分子生理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
2022年8月,植物学TOP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发表了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薯类团队,薯类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题为“Transcription factor StTINY3 enhances cold-induced sweetening resistance by coordinating starch resynthesis and ...
近日,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基础林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林德书课题组在植物学期刊JIPB(封面故事) (IF=9.1)和New Phytologist(IF=10.3)分别发表论文,揭示植物花瓣和叶片细胞骨架组织的调控机制。
稗草(Echinochloacrusgalli L.)和水稻(Oryza sativa L.)是农田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两个植物种,彼此生态位重叠,稗草对水稻的攻击与水稻的防御行为贯穿于水稻整个生长发育过程,稗草严重威胁着水稻的产量与品质。传统的化学防除方法,不仅破坏农田生态系统,还会造成抗性稗草的进化。因此,制定绿色控制稻田杂草新策略变得愈发重要。
2022年8月15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所在Plants期刊(Q1区)发表题为“Chilling Tolerance in Maize: Insights into Advances—Toward Physio-Biochemical Responses’ forbid QTL/Genes’ Identification”的综述论文。回顾了过去40年玉米耐寒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国际微生物学权威杂志《微生物学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最新影响因子: 18.230)发表了植保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应邀撰写的题为 “Antiviral RNAi drives host adaptation to viral infection” 的热点综述论文。该论文对目前国际上抗病毒RNAi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论,为植物病毒学研究和发展提出了新的...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究揭示,一个富含甘氨酸的蛋白LSL1参与调控叶绿体氧化还原稳态机制,进而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我国生产占世界21%的粮食,但消耗全球35%的化肥,并由此造成较为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我国菜地生产系统施肥量远高于其他作物生产系统。菜地生产系统平均每公顷施氮肥264.3公斤、磷肥101.0公斤,远高于旱地作物施肥量(氮肥:210.2公斤;磷肥:54.6公斤)和稻田系统施肥量(氮肥:186.5公斤;磷肥:77.8公斤)的肥料投入。因此,农业生产系统较低...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胡培松院士团队研究揭示了OsTPR075-OsFTIP1/9-RFT1/Hd3a分子模块调控水稻抽穗期的新机制,对于水稻分子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典型阴生和高氮敏感药用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和中药材骨干大品种,也是云南省生物资源开发最成功的品种。三七在种植过程中需要遮阴栽培,传统产区的三七在种植中有“三分阳、七分阴”之说,认为三七在30%的透光率下生长较好,但试验证据相对缺乏。同时,在三七种植生产过程中,农民为追求高产,大肥大水特别是氮肥施用过多,导致病害严重和农药过多施用,影响三七药材安全。...
植物根系是最主要的吸收器官,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养分最终通过根系中心的维管束输送到植物的地上部分。植物根系中,维管束被内皮层所包裹,内皮层细胞壁会高度分化,形成疏水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结构。这对于保护维管束,建立维管束与外层组织间的生理栅栏,控制水分和养分的选择性吸收至关重要。因此,植物根系内皮层整合了发育调控过程和对外界逆境胁迫的响应。目前已有多个转录因子被发现调控内皮层中木栓化或者木质化过程,但是...
2022年7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廖红/陈志长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A natural uORF variant confers phosphorus acquisition diversity in soybean”的研究论文,发现并证实位于基因5’UTR开放阅读框(uORF)的一个碱基变异导致了大豆群体磷吸收效率水平的多样性。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在线发表了题为 “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 TaHAG1 interacts with TaNACL to promote heat stress tolerance in wheat” 的论文,该研究解析了小麦组蛋白乙酰转移酶TaHAG1通过与TaNACL转录因子互作共同调控小麦...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功能基因组团队开展了高钙胁迫下棉花的应激响应机制研究,揭示了棉花耐高钙胁迫分子机制,为棉花耐高钙胁迫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基因组学(Genomics)》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植物营养团队研究发现了定殖于玉米茎木质部伤流液内、具有固氮能力且高度保守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组,该微生物组为玉米提供氮素营养并促进根系生长。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