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生理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生理学相关记录265条 . 查询时间(2.111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张执金课题组发现细胞壁多糖合成酶OsCSLD4在水稻盐胁迫应答和籽粒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细胞壁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性的潜在途径和分子机理。
2021年10月19日在长沙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经济发展与安全论坛首届大会分论坛上,袁隆平弟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表示,今年耐盐碱杂交稻示范取得阶段性进展。在这场名为“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的内外兼修”的论坛上,赵炳然在分享观点时提供了一组最新数据:2021年,内蒙古兴安盟、新疆喀什、内蒙古呼和浩特、新疆岳普湖、新疆米东、江苏如东和广东江门的耐盐碱水稻亩产分别达537.5公斤、5...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森林生态过程与调控项目组尹华军研究团队以西南亚高山典型的云杉人工林(Picea asperata)为试验对象,利用2种被广泛使用的生物标志物(氨基糖和植物源脂类/木质素酚类),量化了矿质层土壤不同深度(0-10 cm, 10-20 cm及20-30 cm)根际微生物源和植物源C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垂直分异规律的关键调控因素。此外还进一步揭示了植物源和微生物源C对根际SOC的相...
2021年9月1日,Plant Communications杂志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农学院刘巧泉教授团队撰写的题为“Starch biosynthesis in cereal endosperms: An updated review over the last decade”的综述论文。文章系统总结了近十年来包括水稻、玉米、小麦和大麦等在内的主要禾谷类作物胚乳中淀粉合成与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讨论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卜庆云研究团队在植物学期刊JIPB上在线发表了题为“OsMKKK70 regulates grain size and leaf angle in rice through the OsMKK4-OsMAPK6-OsWRKY53 signaling pathwa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一个新的水稻MKKK类激酶OsMKKK70通过OsMKK4-OsMAP...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鉴定到一个细胞分裂素信号新组分PPKL1,发现PPKL1通过引诱但不接纳细胞分裂素磷酸转移蛋白AHP2上的磷酸基团,干扰信号传递效率,从而抑制水稻籽粒大小。
2021年9月13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辽宁春玉米密植抗逆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绩效评价会议在沈阳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主会场设在沈阳。省农科院副院长孙占祥主持会议。中国农科院作物所赵明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郭天财教授等9名专家组成员,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项目管理二处张亚东,项目主持人、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科研管理部部长孙文涛及...
2021年9月14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Molecular Plant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晁代印研究组研究发现耐旱负调控转录因子DST(Drought and salt tolerance)可以直接激活硝酸还原酶编码基因OsNR1.2的表达来调控水稻硝酸盐同化,揭示了水稻干旱胁迫响应与氮同化协同调控的分子模块,促进了对于植物干旱胁迫下氮代谢重编程调控机制的理解。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与四川农业大学小麦所合作,研究了TaAGL6基因在小麦花器官和小穗发育过程中的功能。9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湖北省洪山实验室代明球教授课题组和陈伟教授课题组,联合以色列本·古德里安大学Yariv Brotman教授团队,以数百份玉米自然群体非靶向代谢组学数据为核心,结合转录组学,变异组学数据,通过关联分析与网络分析研究手段,揭示了代谢介导的玉米抗旱遗传机制。发掘并鉴定到一批参与玉米抗旱过程的候选基因,深入解析了部分候选基因的抗旱功能与并揭示了其起作用的分子机...
近日,湖南大学生物学院教授朱咏华团队在《作物学报(英文版)》在线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一株由团队自主分离获得的内生放线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 OsiLf-2在提高水稻抗旱和耐盐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解析。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控技术创新团队在酸性环境中施加硅调控镉胁迫下小麦根系形态、生理和抗氧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为酸性土壤重金属污染作物安全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科学通报(Scientific Reports)》等期刊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在植物学知名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发表题为“Multilayer regulatory landscape during pattern-triggered immunity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多组学策略,系统解析了水稻抗病过程中的PTI响应机制,对...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通过多组学分析构建了水稻第一道免疫反应多层次调控图谱,为理解植物抗病过程提供了重要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重金属生态毒理创新团队发现,叶面喷施巯基化合物2,3-二巯基丁二酸(DMSA)能够抑制水稻旗叶中重金属的迁移,进而降低籽粒中镉、铅、砷的积累,在不影响稻米营养元素含量的同时,缓解水稻重金属复合污染。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环境污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