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农业数学 农业气象学与农业气候学 农业生物物理学 农业生物化学 农业生态学 农业植物学 农业微生物学 植物营养学 农业基础学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基础学科相关记录8917条 . 查询时间(0.853 秒)
2022年来,彭州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上升。为筛选出适宜该区域的优质、高产、重金属低富集鲜食玉米新品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生核所与彭州市开展院地合作,在彭州市濛阳街道白土河村组织实施了“彭州市2022绿色优质鲜食玉米培育及示范” 项目,该项目集中展示了生核所玉米团队2022年来培育的仲彩糯401、福糯168等6个优质高产鲜食玉米新品种,同时对我国南方区域45个甜糯玉米品种进行了筛选。
2022年7月4日-5日,四川省农机院院长邱云桥率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一行25人赴射洪市太乙海阔农机专业合作社、遂宁市安居区巧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农机装备、大豆生产调研。
为联动发挥学会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推动学会的生态科技志愿服务,助力北回归线地区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6月27日,广东省生态学会理事长段舜山教授,广州市生态学学会副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张巨明教授,学会秘书长蔡卓平博士,华南农业大学蔡昆争教授等10多名代表到广州花都区联合开展生态科技志愿服务活动。代表们在花都区北迹露营二号营地(原罗仙晨采庄园)调研,详细了解水果种植产业发展情况,考察营地生态农...
2022年7月2-3日,为进一步提升学会的科普服务工作能力,宣扬绿色发展、节能环保、低碳生活的理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中国生态科普行品牌活动在广东惠州举行。华南农业大学陈勇教授主持讲座报告,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生态气象中心、惠州学院等单位的师生代表以及当地文化、旅游、农业行业的负责人代表参加活动。
2022年6月30日,由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农村科技发展中心共同承担的中国工程院2022年院地合作重点项目“数字科技促进宁夏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议由赵春江院士主持,并代表项目组介绍了项目立项背景,中国工程院孙九林院士、尹飞虎院士、姚斌院士及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曹有龙所长、宁夏畜牧工作站温万站长、宁夏...
近日,微生物所郭惠珊研究员作为主要完成人,其承担的“跨界RNAi介导的抗黄萎病陆地棉种质创新体系”项目成果获得第十二届大北农科技创新奖。
2022年6月28日,The Plant Cell 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金危危 教授团队题为 "Heat Shock Protein 101 contributes to the thermotolerance of male meiosis in maize" 的研究论文。减数分裂是真核生物有性生殖的基础,在维持植物基因组多样性和倍性稳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却也易受到包括高温在内的环境胁迫...
低温是影响紫花苜蓿生长发育、降低其产量的主要非生物胁迫之一。Ca2+是植物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的胞内信使,类钙调素蛋白(CMLs, Calmodulin-like proteins)是植物细胞重要的Ca2+感受器之一,与Ca2+结合后活化,进一步激活靶蛋白,调控下游生理生化反应,但其在植物耐寒性调控中的作用知之甚少。
2022年6月23日,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工厂团队丁小涛博士主持的“人工光植物工厂番茄高效育苗技术及LED光控制系统研发”项目推进会在崇明由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召开,会议邀请了上海由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项目参与和合作人员。
编者按:自2022年4月以来,梅州市连续一个多月的降雨甚至强降雨,让一些地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影响。为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尽快恢复生产,最大程度减少老百姓损失,无线梅州报特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的农林技术专家,针对当前农林作物受灾情况,特别推出金柚、茶园、水稻、食用菌、水产养殖、蔬菜、花卉苗木、畜禽养殖等方面的灾后管理技术指导和措施专版,希望对专业种养户和农民朋友有及时的帮助。
2022年适逢中国微生物学会成立70周年,学会举办的"七十华诞,探微致远"空中大讲堂系列讲座已陆续上线。第三期 “微生物与现代农业(大健康)”已于2022年6月22日完成直播。本期直播分三个时段进行,分别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向华研究员,农业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姜昕研究员和兽医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
辣木(Moringa oleifera),又叫奇迹树Miracle Tree,为辣木科辣木属多年生落叶乔木,原产于印度,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辣木具有丰富的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和降血脂等药理活性,辣木也具有较好的抗衰老作用,但是对其发挥抗衰老活性的具体活性成分及机制仍缺乏深入研究。
2022年6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叶武威研究员团队开展高Ca2+胁迫下棉花的应激响应机制研究,揭示了棉花耐高Ca2+胁迫机制,为棉花耐高Ca2+胁迫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新依据。相关研究结果以“Secondary metabolite pathway of SDG (secoisolariciresinol) was observed to trigger ROS scavenging s...
2022年6月2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家禽营养与饲料创新团队系统归纳了动植物来源天然产物改善鸡蛋蛋清品质的研究进展,指出具有抗氧化、抗菌功能和高生物学价值的动植物天然产物对蛋清品质改良的重要作用,为营养调控鸡蛋蛋清品质提供了参考。相关综述在线发表于《营养前沿(Frontiers in Nutrition)》。
2022年7月6日,植保所抗虫功能基因研究与利用创新团队抗虫生物技术创新任务在国际知名期刊《Microbiome》上发表了题为“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in Protaetia brevitarsis larvae digestive tract: refining on a tightly designed microbial fermentation prod...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