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金属材料 >>> 黑色金属及其合金 有色金属及其合金 非晶、微晶金属材料 低维金属材料 特种功能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26-24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金属材料相关记录1266条 . 查询时间(2.172 秒)
近年来,金属有机杂化卤化物钙钛矿太阳电池(PSCs)的快速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短短十二载,PSCs的能量转换效率(PCE)已从2009年的3.8%提升至现在的25.5%,被广泛认为是下一代光伏技术的理想候选者,然而PSCs器件的长期稳定性仍是其商业化进程中难以突破的一大瓶颈。目前,研究学者们在提升PSCs的稳定性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如添加剂工程,界面工程,维度调控,封装技术等。...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核用材料与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许道奎研究员团队与南京工业大学信运昌教授课题组合作在制备高强高耐蚀镁合金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谭佐军教授带领的“智能感知与信息处理“团队通过Li-doping/PN4N插入层策略协同实现钙钛矿/空穴选择层界面载流子的高效动力学转移。
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完成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课题成果:“国家速滑馆复杂曲面幕墙及柔性屋面关键技术”通过专家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完成任务指标,建造技术实现创新突破。
十几年来,作为我国聚变堆钨铜材料及部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罗广南带领聚变堆材料及部件研究团队,从HT-7的等离子体喷涂钨铜活动限制器开始,一直致力于聚变堆先进钨铜材料及部件的研发,取得了系列关键成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马秀良、朱银莲、唐云龙以及博士生宫风辉等人在铁电超晶格中发现电偶极子波(electric dipole wave, 或称极化波)。2021年7月9日,《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以“铁电材料中的周期性极化波”( Atomic mapping of periodic dipole waves in ferroelectric o...
最近,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以5,10,15,20-四(4-羟苯基)卟啉(THPP)为有机配体,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导电Cu-THPP MOF薄膜,并在此基础上,组装了光电子人工突触器件。该器件对光强、光功率、光频率、光刺激数等外界刺激信号产生了不同的记忆时间和记忆强度。
针对牙种植体周围炎频发等口腔临床问题,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口腔科合作,通过高糖饮食并利用比格犬口腔自身细菌构建动物模型,对标市售性价比高、用量大的登腾种植体,首次利用宏基因组学技术从口腔微生态平衡角度研究了Ti-Cu种植体的抗感染机制及其对口腔微生物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登腾种植体相比,Ti-Cu种植体能维持其周围厌氧菌和需氧菌之间的菌...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课题组和化学系讲席教授夏海平课题组合作,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极界面材料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在化学与材料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JACS)在线发表,并被选为封面论文(front cover)。论文题目为“金属有机化合物用于调节反式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电极功...
随着储能需求的日益增长,基于嵌入机制的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诸如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性能要求。转换型氟/硫基正极通过活性中心的多电子转移反应,能够冲破单电子嵌入化学的束缚,具备实现高比容量和高能量密度储能的潜质(例如:Li-FeF3和Li-FeS2的理论值分别可达712和894 mAh/g;1950和1671Wh/kg)。然而,氟/硫基正极的持久可逆转换反应受到反应动力学迟缓和...
金属材料的强化是长期以来材料领域的核心研究方向。细晶强化(即Hall-Petch强化,包括晶界强化/孪晶界强化)是目前最常用且有效的强化手段之一,其内在机制是源于晶界/孪晶界对位错运动的阻碍。然而,当晶粒尺寸(d)和孪晶片层厚度(λ)达到某个临界尺寸(10-15nm)时,材料的主导变形机制将转变为晶界运动或退孪生,从而使其表现出Hall-Petch关系失效或软化效应(即材料强度随着d/λ的降低而不...
2021上半年全球经济复苏中存震荡。欧美国家疫苗接种率不断提升,日常活动恢复下全球经济趋势性好转。受全球复苏进度不匹配、产业复苏差异化影响,复苏进程中超预期变化频发,带来宏观扰动及市场情绪变化,产业与政策博弈氛围较重。
金属锂由于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hg-1)和低的电化学电位(-3.04V vs. SHE),被认为是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近年来,具有三维多孔骨架的锂金属负极受到广泛关注,其高比表面积可降低局部电流密度,缓解锂金属体积膨胀,有助于实现枝晶缓和的锂沉积。然而,三维骨架的疏锂性或亲锂位点松散外露易导致锂金属不能有效沉积在其内部间隙或空腔中,减弱了多孔电极对锂金属成核和限域调控的...
为了满足下一代高比能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具有高理论容量和低电化学电位的锂金属,是未来可充电池(比如Li-S和Li-FeF3)的理想负极。然而,负极锂枝晶不可控生长引起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不稳定、循环过程中锂的体积膨胀以及“死锂”的产生、电池短路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锂金属电池(LMBs)的发展。自从采用LiF作为电解液添加剂增强SEI性能以来,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和库仑效率(CE)得到有效提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胡丽娜教授自2021年5月起被聘为《非晶固体杂志》(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JNCS)杂志主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