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 高分子材料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分子材料学相关记录187条 . 查询时间(2.783 秒)
最近,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董蜀湘课题组研制出可在高温环境下基于压电原理的振动能量回收器件,该成果发表于材料领域权威刊物《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1.382),题目为“High-Temperature BiScO3-PbTiO3 Piezoelectric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近几年来,能源材料,特别是...
材料表界面改性及功能化是开发材料用途,特别是开发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附加值应用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鉴于材料种类多样性所造成的表面化学性质和物理结构的巨大差异,研究和发展同时满足基材普适性、方法简单温和性以及功能可控多样性这三大特征的表界面改性技术具有巨大的挑战性。针对上述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光子鼻与分子材料研究团队”杨鹏教授课题组,对天然大分子介导的材料表界面功能化进行了系统...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2016年5月12日发布了一种新型生物玻璃材料,这种材料具有与人体软骨组织相似的特性,不但可望促进某些受损软骨组织再生,还有望替代部分软骨组织。 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与意大利的米兰比可卡大学同行合作,利用新的合成技术制造出这种生物玻璃。它的成分包括二氧化硅和聚己内酯等,具有与软骨组织相似的柔韧性和耐久性,还有可塑性强、能生物降解等特性。
近期,固体所内耗与固体缺陷研究室核材料研究团队基于界面工程设计、采用大塑性变形方法,成功制备出了同时具有高强度、高热稳定性的高界面Cu/Ta纳米多层膜块体。相关研究成果在ActaMaterialia2016,110,341-351上发表。
法国当地时间2016年2月5日,中科院理化所江雷院士受邀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颁奖典礼。为表彰其在超浸润纳米界面材料领域的特殊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江雷院士该组织第五届纳米科学与技术特别贡献奖章(UNESCO Medals for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ies)。江雷院士自1999年以来...
爆炸物的饱和蒸气浓度较低,难以实现对其气氛检测。因此,制备高灵敏度响应的气敏材料对于爆炸物气氛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员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富含表面缺陷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微尺度》。
2016年1月28日,北京材料基因工程创新联盟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全体会员大会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举行。多位院士专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关单位、部门以及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北京材料基因工程创新联盟由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和北京科技大学共同发起成立,旨在团结具有相关优势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开展材料基因研究,加速北京乃至全国新材料的研发过程,最终将开发周期和成本...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已揭晓,吉林大学有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一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
2015年12月7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5年新增选院士名单,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王玉忠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相变,比如水变成冰,正常态变成超导态,通常对应着对称性的改变。1980年整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诺贝尔物理奖)使得拓扑的概念应用到物理相变中。量子霍尔效应所对应的相变并不伴随着对称性的改变,改变了人们对于相变和对称性破缺的看法。近些年,随着拓扑绝缘体的发现和进一步研究,人们对基本物质态的划分有了新的认识:物质材料可以划分为拓扑非平庸和拓扑平庸这两类。最近,三维狄拉克半金属作为一种新的拓扑非平庸材料...
自2004年石墨烯被发现以来,探寻其他新型二维晶体材料一直是二维材料研究领域的前沿。正如石墨烯一样,大尺寸高质量的其他二维晶体不仅对于探索二维极限下新的物理现象和性能非常重要,而且在电子、光电子等领域具有诸多新奇的应用。近年来,除石墨烯外,二维六方氮化硼、过渡族金属硫化物、氧化物、黑磷等二维材料也被制备出来,极大地拓展了二维材料的性能和应用。
近日,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国际功能材料量子设计中心在二维材料激子效应的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利用GW-BSE方法计算了单层黑磷、氟化石墨烯、氮化硼等一系列二维材料的激子结合能,并揭示出此类材料的激子结合能与其准粒子能隙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标度关系。该研究成果以“Linear Scaling of the Exciton Binding Energy versus the ...
由于Pb具有活性的孤对电子,利用其替代碱土金属硼酸盐中金属阳离子是一种增大材料倍频效应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Pb替代结构都可以使得材料倍频效应得到明显增益,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离子替代前后倍频效应增益显著不同?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特殊环境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光电功能晶体材料团队通过第一性原理等方法系统研究了Pb-碱土金属替代硼酸盐结构性能关系,首次揭示了Pb-碱土金属...
乙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合成聚酯塑料类材料。然而,当压力超过两个大气压时,即使在室温无氧条件下乙炔也能发生爆炸,因此乙炔的存储和运输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尺寸可调节的孔道,并且在常规气体的吸附与分离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等优点,因此MOFs材料有望为解决乙炔气体的吸附和存储问题提供途径。
2014年度共有29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01项,二等奖193项。北京科技大学共有3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京科技大学张跃教授主持完成的“纳米氧化物基能量转换器件应用基础研究”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曹晖副教授等人参与完成的“特种液晶材料及调光膜制备技术”获得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科技大学高学绪研究员主持完成的“Fe-Ga磁致伸缩材料高效制备技术及应用”获得技术发明...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