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震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地震学相关记录405条 . 查询时间(1.484 秒)
日本地震调查委员会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13日晚福岛近海海域发生的7.3级地震是2011年“3·11”大地震余震,未来10年中这类余震可能再次发生。
日本首相菅义伟2021年2月14日凌晨在首相官邸表示,日本福岛东部海域13日晚间发生的地震不会引发海啸,相关核设施无异常,目前没有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报告。
日本福岛东部海域13日晚发生7.3级地震。日本气象厅通过电视、手机等平台发布地震警报,在地震横波到达前为人们争取到数秒到数十秒的反应时间,帮助人们紧急应对地震来袭。
研究背景:历次大地震震害调查表明,底部薄弱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破坏非常严重,这类结构主要特征是为满足建筑特殊功能需要或使用方便,底部一层设计为较大的空间而较少填充墙,如底层作为大厅、停车场、商店等等,上部采用密集填充墙分隔方案。该类建筑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底层侧向刚度小于其上部相邻层,而其上部各层侧向刚度相差不大,形成一种“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本文通过振动台试验,对这种底部薄弱层与纯...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后何清龙与合作导师王彦飞研究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DNN)的全波形反演地质体结构的通用反演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基于万能逼近定理,使用深度神经网络的权重对物理参数进行重新参数化,将原反演问题转化为物理原理约束下的网络参数的重构问题。该反演方法的优势是:重参数化的网络具有对抗神经网络的功能(GAN),网络的稀疏表示信息使得该方法具有隐式正则化的作用,因此适...
前震可以为地震成核过程研究提供重要信息,被认为是预测地震的最佳指标之一。然而,受观测条件和强震复发周期较长的限制,高精度的强震前震研究结果仍然较少(Ellsworth and Bulut, 2018; Yoon et al., 2019; Yao et al., 2020)。与强震相比,中小地震发生频次高、复发周期短,其地震序列更有可能被小尺度密集台阵所捕获。对这些中小地震的前震序列进行研究,可以...
在过去10到20年里,传感器和数采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地震仪器的便携性。因此,在交通不便的阿尔卑斯山脉和极地地区进行地震监测也越来越可行。相比于地壳地幔等传统的地震学研究对象,这些观测更聚焦于近地表的动力过程。阿尔卑斯山脉开展的地震学研究催生了环境地震学、冰冻圈地震学等新的学科方向。
近日,2020年度“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我院王浩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郑文智荣获这一奖项。
中国地震局2020年1月8日在北京召开2021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提出,要准确把握“十四五”防震减灾发展形势和发展思路,夯实监测基础,加强预报预警,摸清风险底数,强化抗震设防,保障应急响应,增强公共服务,创新地震科技,到2025年初步形成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不断提高“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高质量服务能力。
与地震、海啸、滑坡等剧烈的地质灾害相比,地面沉降要“温和”的多,它的刻度往往以毫米、厘米表示,在“水滴石穿”的累积中,带来地面开裂、高楼倒塌、海水倒灌等不可逆的危害。恰恰因为它的缓慢,不常引起人们的关注。
自新生代以来,欧亚大陆南缘在印度大陆持续向北的推挤下,青藏高原的高原面逐渐向北扩展。由此,一些研究认为,只要印度大陆持续向北挤压,高原会不断向北扩展;还有一些研究则认为,高原的北边界是固定的,只有先天较弱的区域才会变形成为高原,因此,随着高原南边界不断向北推移,高原南北向跨度会逐渐变小。目前,东北缘是高原地壳变形、增厚较强烈的区域。科研人员在东北缘的活动构造研究中发现断裂活动时间由高原边缘向周缘的...
自新生代以来,欧亚大陆南缘在印度大陆持续向北的推挤下,青藏高原的高原面逐渐向北扩展。由此,一些研究认为:只要印度持续向北挤压,高原还会不断向北扩展。而另一部分研究认为:高原的北边界是固定的,只有先天较弱的区域才会变形成为高原,因此随着高原南边界不断向北推移,高原南北向跨度会逐渐变小。目前东北缘是高原地壳变形、增厚最为强烈的区域。在东北缘的活动构造研究发现断裂活动时间由高原边缘向周缘的克拉通内部呈现...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30日在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揭牌。为切实发挥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地震预警工作中的技术创新作用,加快推进中国地震预警网建设,中国地震局依托减灾所成立地震预警技术研究成都中心,主要承担地震预警技术开发、地震预警信息增值服务和中国地震预警网灾备相关任务。双方将以该中心成立为契机,共同组建中国地震预警创新团队,共同开展新一代地震预警科技创新攻关,共同研发“更快更准”的地震预...
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碰撞带上,区域构造较为复杂,长期以来大地震活动性较高。最近一次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性大地震发生于2018年2月25日,矩震级为MW 7.5。
有限差分法算法简单直观,广泛应用于地震波数值模拟,然而该方法在高频率和粗网格情况下会产生较强的空间数值频散假象。常系数优化方法可以在保持计算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压制空间数值频散,但以往的优化方法会导致低波数区间出现较大误差,特别是导致长时程模拟累积误差明显,从而影响深层反射波的模拟精度。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