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中国科学技术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科学技术史相关记录1395条 . 查询时间(0.404 秒)
2022年5月25日,山东济宁曲阜市尼山中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又迎来了每周一次的非遗课堂,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馆长李春汉化身志愿者,教学生们制作尼山砚。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重大科技创新(第一辑)》被科技部评为“2020全国优秀科普作品”,此前该书还被评为“202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图书”。
2022年3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以下简称“政策局”)姚玉鹏副局长、范英杰副局长,政策局政策支撑处孟庆峰处长、金贵业务主管一行四人到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研究所关晓武副所长(主持工作)、科研处处长陈朴副研究员、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主任孙烈研究员、科技史综合研究室主任姚大志研究员等参加交流会。
2022年3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计划与政策局(以下简称“政策局”)姚玉鹏副局长、范英杰副局长,政策局政策支撑处孟庆峰处长、金贵业务主管一行四人到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研究所关晓武副所长(主持工作)、科研处处长陈朴副研究员、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主任孙烈研究员、科技史综合研究室主任姚大志研究员等参加交流会。
2022年3月9日,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同志带队到科学史所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周德进首先参观了科学史所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展厅(筹备中)和李俨图书馆,了解科学史所的科学传播工作、学科特色及馆藏情况。
2022年2月24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廖方宇、副主任周园春、业务发展处副处长齐鑫、大数据部副主任杜一、新媒体部副主任杜义华、新媒体部海外媒体运营主管杨静一行六人到访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史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关晓武、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室主任韩毅、科研处处长陈朴、综合人事处处长张宗鹤等与来访客人进行了座谈。
2021年11月6日下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科学技术史卷第14次编委会议,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此次会议采取“线下+线上”的方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龚婷,科学技术史卷主编、分支主编、副主编、编委和部分作者(以姓氏拼音为序)陈朴、陈琦、陈巍、冯立昇、郭世荣、郭书春、龚婷、韩毅、刘辉、刘树勇、刘托、刘益东、罗桂环、史晓雷、石云里、孙烈、付雷、王英华、杨小明、张柏春、张...
2021年4月17日至18日,“搜集、整理、利用:中国近代纺织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文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中国纺织工业文化研究中心(筹)主办,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纺织史资料整理与研究”阶段性专题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武汉、青岛、南通等地高校、科研院所的40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就近代纺织史研究的相关问题展开学术交流。
日前,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和市出版工作者协会联合组织的第十五届“上海图书奖”(2015.11-2017.10)评选结果揭晓。由上海科学史交大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江晓原教授任总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通史》荣膺一等奖。本届上海图书奖是在本市40家出版社自评的基础上,从28000余种新书中推荐了240种图书参加评选。获奖图书内容涵盖社科、文艺、科技、少儿等领域,体现了近两年上海出...
2021年4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应邀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作题为“东周的‘工业革命’”的报告,此次报告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自然科学史所小组交流活动第2期暨研究所青年学术小组“格致下午茶”活动第78期。报告由科学史所陈巍副研究员主持,徐凤先研究员及十余名青促会成员参加了此次报告。
2021年4月1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大学考古学与人类学系杨益民教授应邀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以下简称“科学史所”)作题为“东周的‘工业革命’”的报告,此次报告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以下简称“青促会”)自然科学史所小组交流活动第2期暨研究所青年学术小组“格致下午茶”活动第78期。报告由科学史所陈巍副研究员主持,徐凤先研究员及十余名青促会成员参加了此次报告。
2021年4月7日上午,科学史系学术例会举行,科学史系系2019级博士生严弼宸以“试验与冶炼之辨:论南图藏《坤舆格致》抄本第二卷内容与卷次”为题汇报。《坤舆格致》是明末传教士汤若望等人译自阿格里科拉所著欧洲矿冶经典《矿冶全书》的汉译本。2015年《坤舆格致》的一个抄本在南京图书馆重现于世,引发中外学者关注。本次报告首先介绍了数年来对《坤舆格致》抄本的研究概况。当前研究对抄本的抄写年代、流传概况及刊...
作为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明器并不是实用品的简单替代物,它还体现了生者对死亡的观念和对阴间的想象。虽然明器一词正式出现在战国时期,但其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除了日常用具的复制品外,明器还包括人物、动物、车船、建筑、工具、武器和家具的微缩模型。明器作坊在殡葬市场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常规标准。然而,与普通器物相比,制作明器的材料价格低廉,通常是木头、竹子、泥土或一些劣质金属。铅、锡和...
汉代,冶铁业蓬勃发展,中国成为最早进入钢铁时代的古代国家。耀眼的钢花铁火,支撑起了汉武帝雄霸天下的野心,也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善。彼时,作为仅次于京城长安的“五都”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冶铁铸造业更是空前繁荣,各具特色。
2021年3月17日上午,科学史系学术例会举行,本次例会的汇报人为2018级硕士研究生张立和。张立和的报告题目为 “现代火柴工业在晚清的兴办、发展及其本土化趋势”。该报告关注到技术史研究中被忽视的火柴工业,从洋火社会角色的转变探讨了晚清火柴需求的增长;从火柴工业独特的近代化进程探究了其如何获得清政府的认可与支持;从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维度考察了制造技术的引进及变革;从技术的适应性改良层面展示出火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