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球物理学 >>> 固体地球物理学 >>> 放射性地球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放射性地球物理学相关记录100条 . 查询时间(0.394 秒)
意大利科学家发现,一个名为GRB 221009A的非常明亮、持续时间长的γ射线暴(GRB)或使距离地面500千米的地球上电离层的电离层电磁场发生较大变化。这可能是在地球大气中探测到的最强GRB之一。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
神舟三号地球辐射收支仪。
由于放射性铯(RCs)的半衰期长、放射毒性强、极易在食物链中传递和积累,环境系统中RCs的迁移、转化和循环等地球化学过程是放射性污染防控、核环境安全和核应急等领域重点关注的科学问题之一。云母类矿物是控制RCs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RCs在云母类矿物表面的吸附过程和微观机制已较为清楚。但是,云母类矿物风化过程如何调控RCs的环境行为,RCs的吸附过程如何影响云母类矿物结构以及如何响应云母风...
地表太阳辐射是地球辐射收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高质量长时间序列的地表太阳辐射观测有助于气候变化相关的监测与研究。夏祥鳌研究员带领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联合团队利用香河站高时间分辨率的地表太阳辐射观测数据,结合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晴空识别算法及云量提取算法,构建包含晴空识别结果和云量估算结果的长期高质量地表太阳辐射观测数据集,并对香河站2005-2019年的太阳...
杨海燕,男,1980年12月出生,安徽阜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职称,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法勘探理论与应用。
姜志海,男,1978年8月出生,山东宁津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磁探测理论与技术。
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爆发现象。耀斑在短短一二十分钟内,可释放出几十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爆炸相当的能量,耀斑期间产生的X射线及极紫外辐射等不同波段辐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强,造成电离层各高度的电子密度不同程度增加,从而使各种电离层产生突然扰动现象,影响高频无线电通信质量甚至使通信中断。近来的研究发现:X5级以上强耀斑会加热中性大气,引起热层大气温度升高及密度增加(Le et al., 2012,20...
地球中微子是目前实验测量放射性生热及探索地球内部结构最好的媒介之一,而能谱是其通量预测及本底分析的前提条件。通过计算238U和232Th衰变链中分别对应的113和83个β衰变谱并归一化叠加,得到了这两种同位素的地球中微子能谱,较目前常用的能谱使用了更多的衰变道信息。为提高能谱的精度,对能谱加入了形状、辐射、弱磁共4项高阶修正,修正量最大达8.5%,经过修正的能谱可用于地球中微子的精确预测及分析。
近日,基于我国自主研制的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的21篇论文在《高能天体物理学期刊》发表。自2017年6月发射至今,除了对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进行定点观测以外,“慧眼”还进行过上千次扫描观测、覆盖整个银道面多次,监测的X射线源超过800个。宽波段、高时间分辨率和硬X射线波段探测面积大等优势,使得“慧眼”在X射线双星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球磁场作为地球的基本物理场之一,对保护地球大气圈、生物圈免受太阳风等宇宙射线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地球磁场形成的原理和最初形成的时间是地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通过古地磁研究和地球物理模拟,地球发电机(Geodynamo)理论成为解释地球磁场产生和维持数十亿年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地球磁场是由于地球外核中导电流体(液态铁)的热对流以及地球自转的科里奥利力使对流流体发生偏转产生(Glatzmaie...
刘菁华,女,江西吉水县人,汉族, 1963年12月4日生于江西南昌,中共党员,教授,博士,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教研中心教师。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核地球物理勘探,核辐射测量,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勘探的方法教学与科研工作。
染色体的完整性和遗传信息的精准传递对于细胞以及个体而言至关重要,而放射损伤所导致的DNA双链断裂会直接导致染色体的断裂、丢失和重排,如不能及时修复则会导致细胞的死亡或者癌变。MRN(MRE11/RAD50/NBS1)复合体在放射损伤修复通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该复合体作为DNA损伤的“感应器”最先识别DNA双链断裂的位点:一方面,MRN可以引起ATM磷酸化级联反应,激活细胞周期检验点;另一方面,M...
Vast rings of electrically charged particles encircle the Earth and other planets. Now, a team of scientists has conducted research into waves that travel through this magnetic, electrically charged e...
杨剑波,1997年7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学院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8年6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12月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在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作博士后研究。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XENON协作研究团队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撰文称,他们的暗物质探测器XENON1T观察到氙-124的放射性衰变,并测得其半衰期为1.8×1022年,为宇宙年龄的1万亿倍。最新研究合作者、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伊森·布朗说:“这是迄今为止最漫长、最缓慢的过程,也是迄今科学家观测到的最罕见事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