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新闻学与传播学 >>> 新闻理论 >>> 新闻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新闻学相关记录1327条 . 查询时间(0.719 秒)
据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近日发布的第34届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报送通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成为河北高校首家中国新闻奖报送单位。
严俊,1968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系主任。研究生招生专业为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博士)、新闻学(学硕)、新闻与传播(专硕)。邮箱:xingzhe1968a@sina.com。研究方向:新闻学;媒介融合;健康传播。
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建于2004年,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一。多年来,我院一直坚持“一个核心、两个面向、三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现有学生千余人,目前有五个本科专业和一个专科专业,本科专业有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公共关系方向)、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科专业有新闻采编与制作,其中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另外,学院还开设有校级专业特色...
叶冲,新闻系主任,副教授。2000年以来,在《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新闻大学》、《社会科学辑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出版《黑客:网络社会的流浪者》、《被发现的受众:电视民生新闻新论》等专著两部。
新闻真实是新闻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近年来传播学物质性研究兴起,激发学界对信息传播活动中介质终端作用的关注。本文从“媒介物质性”视野重新审视“新闻真实”问题,分析了特定传播阶段新闻样态中介质要素与事实呈现及新闻真实的关系。本文认为,介质是影响新闻真实呈现的基础性因素,不同介质影响新闻真实的不同呈现。在历史视野中,介质对新闻真实的“物质保障”持续削弱,介质、符号和技术要素间统合度不断提升,新闻真实的...
本文梳理并评析了公共性问题的西方源流与论争,分析了资产阶级公共性本身所具有的遮蔽性、排他性和等级性。文章从“扒粪运动”、社会责任论出台、公共新闻运动、参与式新闻和建设性新闻等具体公共实践出发来探讨西方新闻公共性的历史脉络、理论建构与价值指向,进而关注到公共性理论引入中国时“由实入虚”的过程,即从实践指向、思想谱系转向哲学思辨,以及学界在新闻公共性理论的学术研究、价值认同和实践路径方面所具有的差异性...
新闻实践观念是指新闻活动主体在新闻实践中实际奉行的观念。新闻实践观念由诸多具体观念构成,新闻时间观念便是其中的重要观念之一。本文以居于我国新闻业核心地位的“党媒”体系为对象,从新闻规律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探讨了“党媒”指导自身新闻生产传播的新闻时间观念,并深入剖析数字环境下三者在应然与实然层面的发展导向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党媒”在新闻舆论工作中实际坚持的时间观念是:尊重新闻规律、按照新闻规律...
2023年11月2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蔡雯、执行主任王润泽、副主任李彪、许向东和办公室主任张怡一行,在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主任林玉凤教授陪同下,至澳门日报社调研。
知识体系是对一定领域问题体系的系统阐释。构建当代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前提之一是构建起相关的问题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业是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因而当代中国新闻学最重要、最具特色的问题体系是中国式现代化新闻业本身的问题体系。这一问题体系主要由三个子问题体系构成:以“党媒”体系为主体的新闻业问题体系、职业新闻与非职业新闻关系问题体系、“人主体新闻”与“智能体新闻”关系问题体系。
2023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邓绍根教授应邀来浙江万里学院作学术交流,传授分享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经验,文化与传播学院师生参与交流。
智能传感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于信息的内容生产,既推动了新闻生产模式的革新,也带来了大众传媒时代新闻公共性的回归,推动了新型主流媒体的平台化建设。在未来,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的传感器还能够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种种可能。
新闻算法从底层逻辑上改变了新闻业主体间的联结模式,形成了全新的信息生态,需要新的治理理念和治理体系加以规范引导。针对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现状,要树立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价值导向,提升新闻算法生态的透明性;优化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核心机制,在数据收集、分析、排序及评估的关键环节践行透明化;推动新闻算法生态治理的体系建设,增强治理主体开放性、治理规则的可解释性和治理关系的平衡性。总之,加强新闻算法生态治理体...
陈雪,女,重庆人,新闻学博士,副教授。
自2023年9月20日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在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微信公众号、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网公示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本届中国新闻奖共评选出378件拟获奖作品,其中特别奖3件、一等奖74件、二等奖114件、三等奖187件。同时公示的还有本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细则》和评委名单。
事实观念是新闻观念体系中的基础观念,关系到对新闻本体、新闻本源、新闻属性、新闻真实、新闻价值、新闻规律等新闻领域主要问题的实质看法,对新闻实践具有根基性的作用和影响。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事实呈现的具体形态,但并没有改变人们对事实地位、属性、功能作用的看法。当代中国新闻(包括新闻实践与新闻研究)拥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事实观念:在本体论上,认定事实是新闻的本体(本原)、本源;在认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