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文学 >>> 中国民间文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中国民间文学相关记录631条 . 查询时间(0.587 秒)
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中记载了一则在当地农民、小孩中广为传唱的民歌:“月光光,光灼灼。埃跌苦,你快乐。食也毛好食,着也毛好着。年年项起做,总住烂尾壳……穷兄穷弟爱同心,穷姊穷妹爱团结,团结起来当红军,当到红军杀敌人!”毛泽东同志在听到这首歌谣时,不仅一字一句地记录了下来,还按照民间文学收集的标准,在本子上对方言土语作了许多注释。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调查中已经注意到老百姓中流传已久...
日前,由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办公室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库翻译研究基地联合出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中国南方民间文学典籍英译丛书”之景颇族古籍译著《目瑙斋瓦》正式出版发行。
冯骥才,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著名作家、画家。早年在天津从事绘画工作,后专职文学创作和民间文化研究。其大力推动了很多民间文化保护宣传工作。创作了大量优秀散文、小说和绘画作品。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花的勇气》分别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部分作品已被译成英、法、德、日、俄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罗杨,文化学者、博士生导师、书法家,曾任中国文联主席团委员、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出版有《中国历代帝王陵》《中华经典警示名言》《守望古村落》《守望乡愁》《守望中国节》《罗杨书法集》《罗杨摄影集》等。
乔晓光,中央美術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原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委会委会。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06年获“民间文化守望者”提名奖,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称号。
《太平广记》在朝鲜半岛的传播与影响是中朝文学交流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个案之一,朝鲜朝徐居正的《太平闲话滑稽传》便是受《太平广记》影响产生的一部汉文笑话集,其对《太平广记》谐谑故事的接受主要体现在官场百态、家庭生活、文人交游等题材方面。通过梳理《太平闲话滑稽传》对《太平广记》谐谑故事接受的实质,可以进一步揭示《太平广记》多维度、深层次影响古代朝鲜文学发展的事实,对正确把握半岛文学的文化特征、审美意识和所...
户晓辉,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主要研究民间文学理论和民俗学理论,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民族文学研究》《民俗研究》《民族艺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要著作有《日常生活的苦难与希望:实践民俗学田野笔记》(2017);《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2014);《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2010);《现代性与民间文学》(2004);《中...
乌日古木勒,1965年生于内蒙古库伦旗。1988年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1994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于2006年11月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间文学研究室工作。2008年晋升为副研究。2012年12月任硕士生导师。 本人现任职称是副研究员,研究专业为中国民间文学,研究方向是史诗学。...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镌刻在血脉之中的文化记忆,也是地域文化的宝贵财富,我国自古就有对民间口头文学收集整理的传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古时,人们就看到了民间文学的勃勃生机,《诗经》、乐府以及宋元明清时期的词曲、小说,都广泛吸收了民间文学的成果。
为进一步拓展学生学术研究视野,7月3日,藏学学院在A1201举办“交往交流交融视域下民间文学特征及价值述略”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春燕副教授主讲,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次仁翁姆副教授主持讲座。
本书为作者在故事学领域经营数十年的成果,约一百余万字,系统梳理了上自春秋末年、下迄清末民初两千多年的中国民间故事展史。全书资料丰富、思考精深,致力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民间故事发展体系。本书打破了以作家文学为主、以展示历代记载民间故事的古籍文献为主线的书写模式,转而以民间文学为本位,致力于揭示中国民间故事的发展史。以展示见诸历代各种古籍文献的不同门类、不同题材的民间故事为主线来撰写这一部中国民间故事史...
本书从民间叙事论的角度来建构的,以“骊龙之珠的诱惑”为名比喻,来做宝物与人种种关系的类型研究。作者在本书中深入挖掘和梳理中国民间叙事中的宝物幻想主题、个案和历史追溯问题,而对其内置的民族文化意蕴,也进行了内涵的探索与意义的分析。梳理全书的书写思路,先是形象地引入原始先民对于食之不饥的植物幻想、女娲补天之石的神物幻想,接续不同时期得宝、识宝、觅宝、盗宝等宝物与人物关系分析,再到对各种宝物故事类型进行...
本书主要以16-20世纪中国龙文化的西传,以及西方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中国龙文化的“好奇——理解——丑化——排斥——理解”的接受进程为主线,钩沉“中国龙”这一民族主义概念的起源及流变,勾勒近现代史上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梳理造成这种印象的历史因由。
本文集收入三十余篇文章,涉及我国民间文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新中国对民间文学特别是少数民族口头文化遗产的发掘和整理等。20世纪40年代,到解放区的贾芝秉承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投身于民间文艺事业。五四民间文学“为文艺”与延安文艺“为人民”的两种传统在他身上融合,成为新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特色。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着重从“民间文学”的概念入手,首次把网络民间文学纳入民间文学的理论视野,着重描述了作为实践主体的民间文学自身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重新阐述了民间文学概念。第二章、第三章着重论述了民间文学的文本、语境和表演以及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的伦理和时间等问题,作者用全新的实践研究的方法试图改变传统民间文学的形象和观念。第四章和结语部分,作者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展望了民间文学的未来,并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