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哲学 >>> 伦理学 >>> 生态伦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库 生态伦理学相关记录170条 . 查询时间(2.55 秒)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于我们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意义深远。
本书以生态伦理学的视域,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本问题进行释解和探究,内容既包含道德哲学的慎思明辨,也涉及应用伦理的现实考量。作者从文明与生态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出发,系统阐释了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提出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伦理性理解;依循境遇—情感—信念—态度—践行的逻辑进路,分析了生态文明时代需要改变的伦理观念和行为方式,构设了生产、生活、交往、合作等领域的生态伦理规范,并对实施路径提出了可行建议。
我们对待自然空间有两种模式:保护区模式和旅游地模式,这两种模式代表了我们对待自然空间的两种截然相反的方式。国家公园既不是传统保护区模式的重复,也不是旅游地模式的扩张,它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空间体系,国家公园试图协调人类游憩利用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平衡,以达到国家公园的自然空间正义和空间生态文明。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他认为,空间生产和生态有着各自的运行逻辑,但二者能够结合,并推动着空间生产生态化。它们构成相互依存且不断排斥的关系: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带来了很多生态问题,蕴涵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困境,呈现出非生态化的趋势。为了克服空间生产带来的生态困境,列斐伏尔倡导实现空间生产生态化。空间生产生态化是为了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实现人的可持续存在和发展。空间生产生态化需...
哈格洛夫对于环境持有审美与科学的态度,他提出了自然美的优先地位,深刻剖析了环境美学的本体论特征。首先,世界的完整性和复杂性是环境伦理学得以建构的基础,该完整性和复杂性是世界的本体性特征,只有充分把握世界的本体性特征,我们人类才有可能建立新的世界观,以突破传统科学对于自然的片面理解。其次,科学兴趣并不一定总是分析性的,与之相反,科学本身就会带来对自然原初状态的极大关注,因此,博物学成为了哈格洛夫最推...
作为怀特海(或建设性后现代)环境伦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认为必须从宇宙中心主义的视角对怀特海哲学展开详尽的研究,因为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探索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所面临的问题与解决之道,而且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与怀特海哲学的关系,即它对怀特海形而上学的依赖关系。整体论和动态论作为建设性后现代形而上学的最新发展形式和宇宙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宇宙...
福斯特认为内嵌着效用和增殖法则的资本积累,仍在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的框架内,但却流变出“过程金融化、反生态性凸显和利益联盟多元化”的新趋势。他从生态维度和社会维度对资本积累展开双重批判:资本积累不仅是造成生态代谢断裂的根本祸因,而且是酿成社会代谢断裂的罪魁祸首。生态代谢断裂和社会代谢断裂之间并非“二元孤立”而是互动耦合。在福斯特看来,要消解“双重断裂”,必须超越“资本宰制的限度”,把修复生态代谢断裂...
怀特海在西方实体哲学的演进中挖掘出一条通往机体哲学的隐秘路径,以一种机体本体论回应了前苏格拉底的那个古老问题:"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这种机体哲学及其所内涵的建设性的哲学诉求为生态文明建构提供了一种符号化的指引,它有足够的理由激活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中的机体思想,从而催生出一种"新机体主义",这或许是中国生态哲学建构的一条可能性的路径。
中国正在进行的农业决策和关于农村发展的决定,是将影响成千上万中国人命运的决策,也是影响世界未来走向的决策。中国对现代化的建设应该加入生态文明的内容。我们人类今天所处的境况是生态危机的脚步在一步步逼近。农业的工业化表达了现代人对自然的疏远,它对社会的推动方向恰恰与生态文明相反。对于尚未实现现代化的地方,生态文明的理想需要不同的战略和路径。美国已经毁灭了乡村文明,因此失去了从前现代农业社会直接进入生态...
“When did I, a human person, begin to exist?” In developing an answer to this question, I utilize a Thomistic framework which holds that the human person is a composite of a biological organism and an...
Background Studying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s is important in children because they are more vulnerable to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evelopment, and health. Assessing exposure in childre...
此文梳理人类对客观规律研究客观世界时,随科技手段进步,意识与物质界限愈加模糊,从理论上讲通过精巧的技术系统意识是可直接操控物质的。但在漫长的历史中,须清晰界定主观与客观,这是思维的逻辑起点,形象地讲人类是以“人”的思维系统来摹写宇宙的运行模式,人的感官是工具,人的思维是途径,检验的方式只能是实践,即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的、具体的相互作用。基于此,追述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探索。探索的历史,尝试为具体科学提供...
20世纪前期的“生态学”界发生了关于“生物演替─顶级群落”理论的论战。论战双方在价值路向上的歧异说明,人类研究生态问题不能限于“生态学”。生态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本质上体现着人类对自然对象的一种知解性把握,因此,它只以一种价值中立的冷峻态度寻求“实是”中的“是”,并不能满足人类根本性的生态利益。而人类的生态利益乃人类对自身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取向的探源式追问和归本性回答,因此只能植基于一门以“求善”为...
概念运动的语言方式     生命意识  生物性  语言方式       < 2014/3/17
生命意识的生物性进化和文化性进化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意识活动,一种是以触觉为基础的反应意识活动和知性意识活动;一种是以符号为中介的概念意识活动。 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人类的概念意识活动在总体上,通过以语言为中介的语词、语句和语篇方式,造就语词概念、语句概念和语篇概念,由此展开概念抽象、概念构造、概念求取的概念运动。
思维方式导致环境危机。古代的客体性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化的自然中心主义思维方式完全失落了人,没有产生环境危机;近代的主体性形而上学认识论化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即唯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方式过于强调人而忽视自然,导致环境危机;个体本位思想意识又进一步加剧环境危机。只有从个体本位转变为以类为本位的环境人类中心主义才是解决环境危机的唯一路径选择。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