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工程基础学科 化工测量技术与仪器仪表 化工传递过程 化学分离工程 化学反应工程 化工系统工程 化工机械与设备 无机化学工程 有机化学工程 电化学工程 高聚物工程 煤化学工程 精细化学工程 造纸技术 毛皮与制革工程 制药工程 生物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工程相关记录4755条 . 查询时间(0.312 秒)
2024年2月19日,茂名石化升级改造项目启动第一循环水场V102消防水罐外壁表面除锈工作。一名操作人员手持喷枪在罐外壁“游走”,所到之处,斑斑锈迹一扫而光。此前,V101罐已于2024年1月21日完成除锈工作。这两次的除锈作业均采用了激光除锈绿色施工新技术,有效解决了施工现场粉尘飞扬的问题。
2024年2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戴辉雄课题组通过开展基于芳酮C–C键活化的氘化反应研究,为合成氘代天然产物及药物分子提供了高效方法。相关研究成果以Palladium-Catalyzed Deuteration of Arylketone Oxime Ethers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
双金属协同催化是开发高效、新颖的有机反应的有力策略,可以实现一些挑战性的,尤其是单一金属催化剂很难实现的化学反应。另外,阐明两种不同的过渡金属催化剂在反应体系中的演变过程和其催化作用是双金属协同催化研究中重要且颇具挑战性的目标之一。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视,环保产品和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物基产品在食品、医药、化学品、清洁能源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在一些传统能源化工公司布局生物化工业务的同时,一批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初创公司快速崛起,美国Genomatica公司正是其中之一,其将先进的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等技术应用于基础化工原料生产,成为全球领先的可持续化学品生物技术公司。对于寻求差异化发展的国内化工企...
与石化产品竞争的生物基产品往往面临成本与市场的双重考验,Genomatica公司从成立到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仅经历20余年,其发展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随着科学探索逐渐步入地核与深空等难以充电的未知领域,高能量密度一次电池再次成为科学家关注的重点。在目前所有的电对中,锂硫电池具有2600 Wh/kg的极高理论能量密度,是颇具潜力的一次电池体系之一。然而,锂硫一次电池面临着两个挑战,尚未实现实用化。一是低于预期的实际能量密度:过多用于促进硫转化的非活性物质(电解液与导电碳)的加入,增大了体系质量负担;缓慢的固体-液体-固体转化降低了容量利用率。二是...
2024年2月6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公用工程部烟气脱硫装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化肥装车作业。33吨硫酸铵化肥将发往石河子市周边农场,保障春耕生产。
2024年2月1日,走进大庆石化机械厂换热器管束制造区,记者看到绿色的人行区和作业区界线清晰、泾渭分明。地轨与自动搬运车紧密协作,将穿插管束、平头、管头焊接、胀接4道工序连成一线,构成了生产线的传动系统。
石油资源开采经过一次采油和二次采油通常采出原始储量的30%~40%,通过强化采油技术(EOR),例如碱水驱、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尤其是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ASP)三元复合驱等驱油技术才能将剩余原油采出,有效延长油田采油期。
随着科学探索逐渐步如地核与深空等难以充电的未知领域,高能量密度一次电池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目前所有的电对中,锂硫电池具有2600 Wh/kg的极高理论能量密度,是最具潜力的一次电池体系之一。然而,由于以下两大挑战,锂硫一次电池尚未实现实用化。首要挑战为其远低预期的实际能量密度(≤ 500 Wh/kg):过多用于促进硫转化的非活性物质(电解液与导电碳)的加入增大了体系质量负担(> 80 wt%...
在化学合成和药物开发领域,半缩醛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结构中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羟基、一个烷氧基和一个氢原子。传统化学合成中,半缩醛化合物的合成主要局限于醇和醛/酮之间的加成反应,或通过金属催化剂还原内酯获得。此外,合成手性半缩醛立体选择性控制也是一个挑战,通常需要设计特殊的手性配体催化剂才能实现。尽管酶催化在许多合成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通过酶催化合成半缩醛一直被认为是难以实现的目...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和化学物理系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利用位点特异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构筑出可以高效电催化水氧化的单原子催化剂。相关成果以“Site-specific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to switch the activity of Ir single atom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为题发表在...
2024年2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太阳能研究部李灿院士和王集杰研究员等在CO2加氢制低碳烯烃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开发了ZnZrOx/SSZ-13串联催化剂,实现了CO2到低碳烯烃的高选择性生成,其低碳烯烃选择性接近90%,其中丙烯选择性达到52%。
2024年1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清洁能源化学与材料实验室低碳能源材料组高祥虎研究员团队自主研发的辐射制冷漫反射涂层技术在阿克塞110MW塔式熔盐光热发电吸收塔获得应用。
相比于传统的甲烷热重整制氢,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WE)制氢更加绿色环保;相对于碱性电解水制氢,PEMWE制氢具有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长的寿命。因此,PEMWE被认为是颇具前景的制氢方法。有序化结构能够降低催化剂载量、提升PEMWE的性能,备受关注。目前,有序化结构分为有序化电子导体和有序化质子导体。然而,单组分的有序化结构无法满足PEMWE复杂的实际运行情况。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