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考古理论相关记录416条 . 查询时间(2.661 秒)
日前,河北南皮县文物部门在寨子镇黑龙村西南发现春秋时期齐堤遗址以及多处古墓遗迹、大量陶片。此遗址的发现对研究黄河古道齐堤文化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齐堤又称长城堤、齐长城。据史料记载,春秋五霸齐桓公为堵填八河流水、扩大耕地,用夯土修筑了一道绵延数百里的长堤,也是齐、燕、赵三国的界堤,史称齐堤。据南皮县志记载,元、明时期,当地人在齐堤两岸种下排排杨柳树,随长堤宛转百里,待到春暖花开,柳絮飘飞、杨花串串...
蓝鲸是目前地球上现有的最大动物,但它们的食物却是微小的磷虾,而秘密就在其鲸须上。这是一个复杂的滤食系统,能让巨大的鲸鱼“吐出”海水而将磷虾和其他小生物留在嘴里。近日,科学家分析了一种早已灭绝的须鲸近亲,并为弄清鲸须进化提供了新视角。
重庆市政府新闻办2017年6月28日召开发布会宣布,经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鉴定,重庆云阳县普安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为世界级恐龙化石群。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李仕川介绍,2015年初,云阳县普安乡群众报告发现疑似恐龙化石,国土部门迅速组织开展了露头调查及临时保护工作。调查结果表明,沿下沙溪庙组岩层走向上约5公里长范围内均有恐龙化石露头,化石核心区出露长度达550米。经国土资源部批准,2016年...
一座神秘的土堆引起了2017丝绸之路天山古道巴音布鲁克路网实地综合考察队队员们的注意,最终的科考结果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个巨大的土堆竟然是有3000年左右历史的神秘祭坛。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近日在河南安阳首次发现具有古代游牧民族特征的墓群。在安阳市殷都区大司空一处6万多平方米的项目区域,考古人员目前已经清理出90多座墓葬,其中18座墓葬都是小型的砖室墓,具有古代游牧民族特征,随葬品有青铜鍑、铁鍑等。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文博馆员申文喜说,由于这批墓葬刚刚发掘,仅能初步判断时代大致是东汉晚期到魏晋时期。确切年代、墓葬性质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和...
地球最早的大型复杂多细胞生物究竟什么时候出现?它长什么模样?2016年5月18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课题组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论文,揭示了距今15.6亿年前,已有个体长达30厘米以上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群出现,它们或是植物的先祖。这一发现将地球上大型复杂多细胞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了近10亿年。 生命大约自40亿年前在地球上出现以来,之后差不多30多亿年的演化过程被认为非常缓...
2016年5月17日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获悉,植物学专家近日在云南保山市昌宁县天堂山境内原始森林考察时,发现一个中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水青树居群。 研究人员称,过去在中国一些地方曾经发现过水青树,都是零星分布的,此次发现的这个居群是目前世界范围内保存最完整、生长情况最好的。
2016年05月16日从青海省藏医药研究院获悉,截至目前,通过捐献、收购、复制、拍照、抄录等方法,该院共搜集到1552种藏医药古籍文献,其中有些古籍为首次发掘,部分古籍为孤本、绝版及历史上高僧大德的手写本,是藏医药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新药开发的重要依据。
河北省临西县后胡村村民日前进行河堤绿化植树开挖树坑时,在清代孙总兵墓附近发现一尊石像,并及时上报当地派出所和文物部门。文物工作者现场考证认为,这是一尊清代康熙年间的文臣石像,距今已有330年的历史。
记者从河北省邯郸市文保所获悉,邯郸市近日发现了14座金元和6座明清家族墓地,出土文物56件(套)。 据介绍,此次发现的金元家族墓地位于邯郸市高开区南屯头村西部,该区域拟新建一处保障性住房。为了支持和加快工程建设,依法做好小区占地范围内文物保护工作,邯郸市文保所自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对其建设范围内前期探明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墓葬分为两大片区。按照时间早晚,由北向南有序排列...
2016年02月22日下午,400余件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出土文物完成打包工作,运往北京。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告诉记者,这批珍贵文物将于3月2日起在首都博物馆展出,展期初定为三个月,部分展出文物将证明墓主身份。
近日,陕西省考古人员在对西周镐京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了西周时期制造青铜器的工具,这在文物大省陕西尚属首次发现。 2015年7月至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员对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斗门街道办事处花园村进行考古发掘,在村东400平方米范围内,发掘灰坑80余座、墓葬6座、房址1座,出土陶、铜、骨、石、蚌器等文物百余件。出土遗物中,陶器器型主要有鬲、簋、罐、豆、盂等,多为西周中晚期遗物。根据相关资料分...
从河北省黄骅市文物保护所获悉,经过近一个月的勘探,具有1400多年历史的旧城古城遗址勘探工作基本结束,确定了城墙和护城河位置,将为下一步古城保护提供重要科研依据。
记者日前从中山站获悉,目前正在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开展工作的中国南极科考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包括首次在格罗夫山地区获得连续两年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首次在该地区梅森峰找到高压麻粒岩样品,并探知深度达1500米的山前冰下盆地地形。 格罗夫山地区位于东南极内陆,距离中山站600多公里,区内分布着64座冰原岛峰及大量岩石露头。在95%以上面积都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该地区是探索其深部结构的天然实验室。
日前从山西省高平市旅游文物局了解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高平市羊头山景区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大量散落的红陶,初步鉴定为距今约5000年的仰韶时期文化遗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