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辐射防护技术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辐射防护技术相关记录321条 . 查询时间(0.44 秒)
吴和喜,男,1985年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杨波,男,1982年出生,籍贯四川宣汉,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2年至2006年,在四川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学习生活,毕业后保送到东华理工大学核技术及应用专业攻读硕士学位,2009年毕业后留校从事核工程与核技术教学科研工作, 2017年7月毕业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核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江西省核学会核电专委会秘书。主要从事核工程与...
2004年考入兰州大学,就读于“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2008年本科毕业,并以“本科直博”资格保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师从张丰收教授。博士期间,参与14.9MeV中子与重核反应的截面测量实验;并从事“重离子多重碎裂”与“核反应中的温度”等方向的研究。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山大学工作,任讲师。2019年评为副教授。工作期间,出访了法国国立核科学与技术学院(INSTN)、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
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可作为放射性工作人员受到的职业照射剂量证明,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尤为重要。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个人剂量监测中心于2017年先后取得中国计量认证(CMA)认证和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认证双资质,除了中心内部质量保证措施外,还定期参加年度全国放射卫生技术机构检测能力考核。文章基于2019年考核实验结果(合格)进行了数据分析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各实验组测量结...
介绍了D-T中子管照相装置的应用及其优势,结合D-T中子管的特性和快中子照相的特征分析了其感生放射性危险性。利用ENDF数据库计算了感生放射性,并依托IAEA关于豁免活度的定义计算方法,提出了风险指数的概念来直观表示核素感生放射性的危险程度。采用计算风险指数、横向比较等方法,对常见的核素、元素、不锈钢的感生放射性风险贡献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元素Mo、Fe、Cu风险较大,铁素体不锈钢16Cr25N的...
为进一步推动核应急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应急能力水平,2021年10月20日,第二届中国(烟台)核应急高峰论坛在海阳市召开,论坛主题为“核应急之核辐射防护研究探讨”。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副司长黄敏,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晓平,中核集团首席专家、国家核应急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主任刘森林等出席,各省市核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及涉核单位核应急领域专家代表等近百人参会,共同为中国核应急事业建言献策。中核集团副总...
2021年9月24—25日,第四届中国核学会锕系物理与化学分会学术交流会在绵阳召开,来自国内各大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的百余位专家参会,通过大会报告和专题讨论,深入交流锕系物理与化学技术前沿、基础研究及新发展趋势,探讨未来新的需求及挑战,共享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教授、博导。1981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0年1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3年4月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任教。是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核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辐射防护学会科普与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聚变辐射防护分会理事、校研究生教学督导组成员,全国民航“三八...
国际原子能机构近日发布一份新指南《制定核或辐射紧急情况保护战略的考虑》(EPR-PROTECTION STRATEGY (2020)),为成员国制订核或辐射紧急情况保护战略、证明其合理化以及开展优化工作提供了指导和一套实际可行的方法。指南具有普遍适用性,涉及核或辐射应急的方方面面,从直接辐射后果防护到非放射性防护,涵盖五个主题:核或辐射紧急情况保护战略的概念、保护战略的制订基础和程序、保护和安全措...
为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进我国放射诊疗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与辐射防护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应用与创新,中国疾控中心辐射安全所联合福建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与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厦门弘爱医院共同开展硼中子俘获治疗技术(BNCT)的临床应用、质量控制检测和放射卫生防护研究项目的战略合作。2021年7月19日四方单位在福建省厦门市签订中子俘获治疗技术临床...
2021年7月1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副会长、辽宁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医科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朱京海教授,访问了国家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并与中心副主任周启甫,注册办处长王青松,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事故应急组织成员李映晖,注册办培训二室室主任吴鹏进行了交流座谈。
2021年6月21日《世界和新闻》报道,中国原子能机构(CAEA)宣布,位于中国甘肃省酒泉市附近的北山地下研究实验室的建设已经启动。该实验室将设在戈壁沙漠地下560米以下的花岗岩中,用来测试该地区是否适合长期贮存高放废物。
2021年7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布了《2021年核安全评论》报告。报告反映了2020年全球趋势和开展的活动,涉及以下六个领域:①一般安全领域;②加强辐射安全、运输安全和物安全;③加强核装置安全;④加强应急准备和响应;⑤改进安全和安保接口管理;⑥加强核损害民事责任。报告表明核能界继续在改进全球核安全方面取得稳步进展,同时也列出了为加强上述领域而确定的IAEA计划2021年开展的活动和优先...
2021年7月17日,国防科技工业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中心(简称抗辐照中心)在京召开开放式抗辐照应用技术创新基金(以下简称创新基金)项目申请书评审会。19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申报的39个项目经过初选,进入了此次的最终评审环节。吕敏院士、张焕乔院士、郝跃院士、夏佳文院士、第二十一基地原司令员范如玉研究员,以及来自国防科工局离退局、航天科技五、八、九院、中国电科、高等院校及原子能院等19位行业专家作为...
The CERN-coordinated and EU-funded RADSAGA project is coming to an end after four years of rewarding research into radiation protection for electronic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