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钢铁冶金 >>> 炼铁 炼钢 铁合金冶金 钢铁冶金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钢铁冶金相关记录82条 . 查询时间(4.481 秒)
范鼎东,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方向是传统钢铁工艺升级改造,钢铁冶金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冶金炉渣高附加值循环利用,高品质钢的品种与质量控制。安徽工业大学特聘教授,2002年至2010年,担任安徽省金属学会炼钢技术委员会主任。曾在钢厂担任12年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工艺技术研究,主持过平炉、转炉、连铸的工艺技术攻关,指挥了“平”改“转”的重大工艺装备改造工程,进行了SKF钢包精炼炉、LF-VD精炼炉...
杨佳龙,男,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于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1990至2013年任武汉钢铁公司炼铁厂工厂、首席工程师、技术专家,2013年10月到安徽工业大学冶金工程学院任教,主要从事炼铁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马钢、涟钢等横向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中国金属学会炼铁分会理事。
李家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方向是高炉炼铁,非高炉炼铁(含碳球团直接还原),全氧富氢高炉炼铁技术。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主任委员、全国冶金工艺理论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管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届、十三届材料和工程学科部学科评审专家。
孔辉,男,教授。1980年生,2002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材料化学学士学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2007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得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安徽工业大学冶金与资源学院任教,从事钢铁冶金教学研究工作。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分会炉外精炼委员会委员。科研方向是纯净钢冶炼,氧化物冶金。
王建军,安徽工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学科带头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863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各1项,承担过大型钢铁公司科研项目40余项;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2项实用新型专利,出版《中间包冶金学》专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奖、冶金科技奖等奖项8项;2002年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5年...
赵增武,男,汉族,1972年12月23日出生,山东省广饶县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7月参加工作。2005.10 – 2006.12,法国AIR LIQUIDE CRCD(巴黎)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活动。2007.01 – 2009.01,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研究所副所长。2018.07 –现在,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邹德宁,女,目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冶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金属材料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及优化研究;不锈钢新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研究;钢铁冶金过程的优化研究。
赵俊学,1962年生,山西万荣人,1981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原太原工学院),后分配至太原钢铁公司工作,任技术员,助理工程师;1986年考取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获工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炉外精炼;1989年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作;1995年考取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研究生,获工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不锈钢精炼;200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作合作研究1年。...
 吴健,我国第一位钢铁冶金工程师,钢铁冶金界的先驱。辛亥革命胜利后,他主持了第一次全部由我国技术人员独立完成的、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冶金企业——汉阳铁厂的修复和投产工作;组织了汉阳铁厂鼎盛时期的生产和扩建工作;主持了大冶铁厂筹建工作的全过程和组 织了当时全国最新、最大的450吨高炉的投产工作。
  严恩棫,钢铁冶金学家,炼铁专家,我国钢铁冶金先驱者之一。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参加了汉阳铁厂的修复、扩建和生产;负责我国当时最新、最大的大冶铁厂1、2号高炉开炉的技术工作;抗日战争初期,负责汉阳铁厂、大冶铁厂、六河沟铁厂拆迁四川大渡口的技术工 作;规划大渡口钢铁厂的建设。他是云南钢铁厂的主要创建人;对我国抗日战争前和抗日战争期间的钢铁事业作出了贡献。
周仁,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我国最早进行特殊钢和合金铸铁研究和生产者之一。他在我 国率先研制成功球墨铸铁,组织引导并参与了含氟铁矿石的高炉冶炼研究,取得了创造性成果,为包头钢铁公司大型高炉的顺利生产创造了条件。是我国古陶瓷科学研究工作的带头人。献身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并为我国早期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的创始人之一。
  周志宏,冶金学家,冶金教育家,我国冶金学科的带头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高速冷却对纯金属马氏体组织的 形成”的研究一文,为马氏体相变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是我国合金钢与铁合金发展的奠基人之一,40年代生产钨粉,炼制成功钨铁合金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50年代后期,对发展我国氧气顶吹转炉与顶底复吹炼钢等技术作出了一定贡献。从教近50年,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冶金、机械方面...
靳树梁,冶金学家,炼铁专家,冶金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40年代他极积开拓小型高炉技术,并取得突 出成绩,使威远铁厂的炼铁技术经济指标居当时全国同类型高炉之冠。靳树梁多年从事高炉强化理论研究,开拓了承德钢铁公司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新工艺。在办学中,他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厂校结合,领导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制;主编了第一本结合我国实际的《现...
 李公达,冶金学家,炼铁专家。我国钢铁脱硫研究先驱;对高炉冶炼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与推广,对推动我国炼铁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防治 高炉“炉瘤”,对固体直接还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攀枝花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和综合利用研究的开拓者和组织者之一。
 孙珍宝,物理冶金学家、合金钢专家。他长期从事钢材质量仲裁、机械零件失效分析和金属材料物理检验等技术基础工作;参与领导制定我国第一部十大 钢类的部颁技术标准;主编《合金钢手册》;培养了一批冶金科技人才;为创建我国合金钢系统,促进冶金科技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